当你打开外卖App,蓝色小点沿着街巷滑动;当山区驴友按下SOS,一串坐标瞬间弹至救援队手机;当凌晨长途货车压过收费站,系统免停抬杆——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背后都漂浮着一张无形的“星网”。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正把全球每一块大陆、每一片海域纳入分米级时空坐标系,让“导航”从技术名词变成生活底色。
纳米授时+厘米定位:给万物装上“鹰眼”
北斗卫星突破调制方式、多路复用、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率先实现全星座三频服务,授时精度可达纳秒级,智能终端只需数秒即可锁定自身方位,精度优于10厘米。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这意味着配合高精度测绘地图能在雨夜分辨同车道白线;对于农机自动播种,配合地基增强定位与高精度测绘地块,可实现“行间级”精准行进。
从马路到海洋:北斗的 N 种奇妙用法
共享单车通过“北斗圈定”虚拟停车位,乱停现象骤降;在道路运输领域,有效降低道路运输事故发生率,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下降93%,死亡率同比下降86%。”农林渔业方面,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实现农机远程管理与精准作业,服务农机设备超过5万台,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农机油耗节约10%。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在森林防火等应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全国7万余只渔船和执法船安装北斗终端,累计救助1万余人。
时间与空间主权:一张网托起强国梦
对于一个国家,时空数据就像电力与石油,失控即受制于人。北斗让我国拥有独立可控的“地球坐标系”,在战时可持续供时供位,在和平年代孕育千亿元规模的时空信息产业链,覆盖国产芯片、板卡、天线、算法到系统集成。北斗系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为北斗系统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迈向天空之城:北斗 × 6G 的未来想象
下一代北斗将构建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借6G低时延链路把天地一体的信息网延伸至深空;一体化地面系统弹性调度资源,终端从地表到月背都能多源融合、厘米级定位,为空地海天万物提供实时、高精度、智能化时空服务。
尾声:让星光照亮归途
夜幕降临,你或许正站在街角等下班回家的网约车。手机屏幕上的小蓝点稳稳跳动,那是数万公里外的“北斗”在与你心跳同频。当它把时间与空间织进数字中国的经纬,我们也正一步步接近交通强国的璀璨坐标。下一程,抬头摘星,低头前行,与北斗一起丈量未来!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陈信达
审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师 梁东
来源: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