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洪水风险图
洪水风险图,指的是,一张能预测洪水未来发展过程的地图,可以综合展示不同量级、不同类型洪水的演进路线、到达时间、淹没水深等关键信息,从而区分出洪水的危险程度,以及洪水灾害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洪水风险图,在城市规划、防汛决策、避险转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说,是我们身边降低洪灾损失的高级参谋之一。政府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会参考它,避免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段建造小区、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重要设施。在244北江洪水中,英德市就根据洪水风险图,提前转移安置了中高风险区的居民,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近全省正在推广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对于广大居民来说,了解它有助于增强防洪减灾意识,如果家里处于“中高风险区”,可以通过提前转移人员、加高防护墙等措施,积极应对洪水带来的威胁。洪水风险图让洪灾风险从 “未知” 转为 “可控”,了解并善用它能够让我们的家园和生活更有保障。
Ø 超标准洪水
超标准洪水,指的是,超出我们身边河道堤防、城市排水系统等防洪设施设计标准的洪水。水利工作者会依据当地历史上发生过的大洪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防洪设施的建造标准。然而,我们身边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当前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强降雨、大范围硬化地面等多种因素叠加,就有可能发生更大的洪水,从而超出防洪设施设计与建造的标准,形成“超标准洪水”。广东省平均每年要迎接5.3场台风、22场强降水的洗礼,因此,“超标准洪水”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就非常重要。一旦预判可能发生超标准洪水,就会提前让水库留出空间、拦洪削峰,及时安排人员转移。为了适应变化环境,全省正在实施堤防达标加固工作,一些城市也在改造排水系统,逐步将“超标准”变为标准。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洪水发生,但可以通过提前转移人员、加高防护墙等措施,减少生命与财产损失。超标准洪水,让我们明白:防洪没有 “终点线”,但持续升级的防控能力,能让安全始终跑在风险前面。
Ø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指的是,由暴雨、融雪等引发的山区溪沟水流突然暴涨,以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山洪灾害常被称为令人猝不及防的“洪水猛兽”,一是它破坏力大,往往携带着大量泥沙、岩石、树枝,从高山倾泻而下,容易摧毁房屋、冲垮桥梁、阻断道路,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二是它突发性强,山区地形复杂降雨汇流速度快,大量洪水迅速聚集,没有太多时间留给人们转移与安置。三是它的灾害影响相对集中,受地形限制,山洪灾害的影响范围虽不如大江大河的洪水那么广泛,但局部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大家在山区生活或旅游时,要特别留意天气预报,不要在峡谷、河滩等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区域露营。近年来,水利工作者不断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在许多地方安装了山洪预警喇叭和监测设备,一旦降雨量超过安全阈值,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所以,在山区听到警报时,请大家不要犹豫,一定要第一时间转移!对危险区域主动避让,对预警信号敏锐捕捉, 让我们的每一次出行都带着守护生命的清醒。
Ø 蓄滞洪区
蓄滞洪区,指的是,为了抵御洪水,利用湖泊、洼地等空间,在洪水超过河道安全泄量时,有计划地分蓄、滞蓄洪水的区域。蓄滞洪区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备用水池”,启用它是一个无奈又必要的选择。当水库失去调蓄能力,河道里的洪水将要漫出堤坝,淹没人口密集的城镇、化工产品密集的工业园区等重要防护对象时,经过科学分析与多轮讨论,才会把冲向这些重要防护对象的洪水—引入蓄滞洪区内短暂滞留,缓解下游的防洪压力。如果说,水库是抵御洪水灾害的“王牌”,那么,蓄滞洪区就是抵御洪水灾害的“底牌”。珠江流域唯一的潖江蓄滞洪区就位于我省清远市。受人口密度影响,蓄滞洪区内是有村庄与农田的。因此,在启用蓄滞洪区前,相关部门就会提前转移安置其中的居民。日常也会进行多轮“转移演练”提高居民们的安全意识。在洪水褪去后,政府也会有相应的补偿措施,帮助大家重建家园。蓄滞洪区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在洪水猛兽面前挺身而出,为下游万千家庭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来源: 科普打工人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