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成立于 2015 年,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怀抱着情怀与执着投身科技事业,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普工作,在科普反诈工作中秉持 “宣教一人,挽救一个家庭” 的信念。目前,学会拥有会员 200 余人,高校 50 余家、专家教授 100 余人、科技企业 60 家、风投机构 3 家,学会通过实体化运营创建 3 家特色科普馆、2 家孵化器。学会下设办公室、科普创新部、新闻传播部、专家评估部、设计制作部、项目投资部。
杭州市科协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会长陈颖力畅谈学会发展:“在杭州市科协的领导下,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走过了创新的十年,在科创培育、科普反诈、机制创新等多个领域不断突破,以科技传播之力赋能创新发展。”

科创培育:十年大赛架起成果转化“金桥”

十年磨一剑,自 2015 年起,学会连续 10 年承办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探索出“科创赛+”成果转化机制,以赛事为纽带串联高校科研、企业需求与资本力量,形成“项目孵化 — 资源对接 — 市场落地” 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大赛紧跟时代步伐,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环境,到科技文创、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为杭州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搭建了广阔平台。累计接收 1500 余个创新项目,评出优秀项目 175 个,促成 52 项成果转化,促进投资 2.47 亿元。如今,杭创大赛已成为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理念突破:科普反诈构建社会治理“杭州模式”

2023 年,杭州市科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召开,在杭州市科协指导下,学会开创性提出“科普反诈” 理念,打破了传统反诈工作的局限,将科普工作与反诈宣传紧密融合,致力于用科技反制高科技诈骗。该理念倡导将科普宣传与基层反诈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动全社会参与反诈防线建设。

“反诈也是在积功德。” 陈颖力的话道出了学会工作的初心,“学会坚持科技反制与创新宣教模式,扩大反诈覆盖范围、拓展知识宣传路径。哪怕有一个潜在受害者,因为我们的宣传多了份防备、没掉进圈套,可能就挽救了一个家庭。” “科普反诈” 理念获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市民的认可,成为学会一系列反诈活动开展的核心理念支点。

机制创新:“一企一导师” 激活产学研融合动能

“一企一导师” 机制是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在2024年提出的创新举措。会长陈颖力指出:“‘一企一导师’服务模式通过精准对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科协指导、科技局引导、人社局扶持、高校协同下,打通产学研合作的上下游通道。对企业而言,借助这一机制可引入高校前沿科创经验,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瓶颈,在导师指导下结合生产实际与市场需求快速改良应用,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导师而言,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创新升级时,能在真实产业场景中检验完善研究成果,通过实践反馈优化理论,提升科研水平,拓宽科研经费渠道,探索成果产业化更多可能。双方在这一过程中相互碰撞,共同发展,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区域的科技创新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依托十届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与各大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一企一导师” 项目联合在杭 30 余所高校,构建起涵盖多个领域的 “导师智库”,入库专家教授人数超过 100 名。2025 年 “全国科技活动周” 和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主场活动现场,第一批4位科技导师与4家科创企业代表正式结对签约,标志着杭州“一企一导师” 机制从创新构想转化为生动实践,彰显了其强大动能。

实体落地:两座科普馆构建实体阵地

全省首家反诈科普馆—— 杭州市反诈中心上城体验馆,是杭州 “科普反诈” 的重要创新举措。自 2024 年 9 月建成以来,体验馆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引入 VR 交互设备、AI 反诈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产品,打造 “沉浸式教育 + 精准化预防” 的创新反诈模式,吸引省内外游客、各地考察团30余批前来参观体验,累计已接待 6 万余人次,成为杭州市民学习反诈知识的重要场所、杭州市科普反诈打卡地。据统计,自体验馆开放以来,体验过的人群 “无一人受骗”。

2025 年 7 月,杭州市科普反诈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位于启迪之星(杭州·丁兰)孵化器,在前馆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升级,面积达 1200 平方米,可同时容纳 100 人参观体验。它 “以反诈为轴,向多元科普延伸”,集反诈、反邪、反沉迷三大职能于一体,通过贴近生活的场景、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互动形式,让反诈、反邪、反沉迷知识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体验馆将根据社会热点和新型犯罪手段,不断更新体验内容和形式,持续为市民提供实用、有趣的安全科普教育服务,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杭州贡献力量。

科普助企:打造“固定 + 流动” 科普移动课堂

打造“上企安”营商环境科普馆,朝着打造省市标杆示范的目标阔步前行,并纳入省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基层治理体系。“上企安”营商环境科普馆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民营企业职务侵占、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形式,靶向式开展防范宣传和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常态化开展科普反诈法治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共建营商环境的反诈平安防线。

学会创新“固定 + 流动” 双轨宣教模式,开展科普为企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以科普反诈体验馆为依托,将流动反诈体验中心进驻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创新打造“一楼宇一网格” 防护体系,将 AI 反诈设备送进写字楼,取得了良好的反诈宣传效果。2025年上半年,“流动反诈体验中心”持续深入楼宇、企业,实现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案损金额同比下降17.26%。

传播科学正能量 传递科技“好声音”

学会还积极扩大科技影响力。借助日均 50w、节假日 150w 客流量,行人平均停留超 10 分钟的 “亚洲第一屏” 工联大厦户外大屏,在 5.30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6.16 中宣部、公安部 “全民反诈在行动” 集中宣传月活动中,联合浙江省反诈中心、杭州市反诈中心、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代表浙江进行宣传月主场活动投放,覆盖百万级人群,创造了 “超视距、广覆盖” 的传播效果。同时,学会的新媒体宣传也从未间断,持续扩大科技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来源: 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