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在大众的认知里,锂或许只是一种不太起眼的元素。它在岩石和海水中的浓度极低,平常主要通过谷物、卷心菜、西红柿等食物,或是流经富含锂岩石的饮用水进入人体。过去几十年,碳酸锂作为一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的药物被大家熟知,而最近一项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研究,为锂元素带来了新的关注——它或许能预防甚至逆转认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在对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展现出令人期待的潜力。
阿尔茨海默病:亟待攻克的医学难题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 ,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其主要特征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症状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以及视空间能力损害等,抽象思维和计算力也会受损,常伴随人格和行为的改变。全球范围内,大约有4000万人受其影响,仅在美国就有超过7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一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目前,虽然有一些药物可用于缓解症状,但尚无药物能够完全阻止其进展或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
锂元素与大脑健康的新发现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对数百名老年人死后脑组织中各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锂是唯一一种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大脑中浓度较低的金属元素。尽管大脑整体缺乏锂,但锂仍集中在淀粉样蛋白斑块中,而淀粉样蛋白斑块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研究人员由此假设,在人脑中,各种金属处于一个精心校准的生态系统,而淀粉样斑块通过封存锂,将部分锂从系统中带走,打破了这种平衡,进而导致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在经过基因改造、出现斑块和阿尔茨海默病样症状的成年小鼠身上展开实验。他们在小鼠的饮用水中添加低剂量的乳清酸锂化合物,结果令人惊喜——不仅防止了斑块的形成,还抑制了另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tau蛋白的积累。相反,当让容易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样症状的小鼠食用缺乏锂的饮食时,与正常饮食的小鼠相比,它们的认知能力下降更为明显,衰老过程中斑块的堆积也更多。而给予锂含量低的小鼠特定形式的锂后,其记忆问题得到了逆转。
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前景与挑战
虽然目前这些结果仅在小鼠实验中得到验证,尚未明确是否同样适用于人类,但研究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证实锂对人类认知能力下降也有预防和逆转作用,那无疑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锂在19世纪就已被人们发现,曾作为健康补剂和痛风的早期治疗药物。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碳酸锂一直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黄金标准情绪稳定剂。过往也有关于锂对认知问题作用的研究,不过结果好坏参半。此次《自然》发表的研究,为锂在认知领域的作用提供了更深入、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当然,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需要确定适合人类的锂补充剂量和方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要深入研究锂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此外,考虑到个体差异,不同人对锂的反应可能不同,如何精准治疗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锂元素展现出的潜力为无数受阿尔茨海默病威胁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曙光。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补充锂会成为预防和治疗认知能力下降的有效手段,帮助更多人守住记忆,留住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Lithium deficiency and the onset of Alzheimer’s disease|Science News, Nature News
来源: 科普文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