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海洋精神文化生活,了解身边的地质构造,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古海岸遗迹的独特魅力,8月5日,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走进古林街建北里社区开展“家门口的‘地质密码’:解码社区周边的古海岸遗迹”主题实践活动,以生动鲜活的互动形式,搭建起文化场馆与社区青少年之间的“零距离”桥梁。

活动伊始,宣教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PPT课件,以丰富多样的内容传递文化力量,通过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介绍、播放极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天津贝壳堤形成过程科普视频、知识互动问答、实践体验等方式,深入浅出的向孩子们介绍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距今约6000年“沧海变桑田”以及我们的祖先与贝壳堤相依相生、劳作奋斗的历史,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地质奇观的温度,理解它们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孩子们兴奋地与老师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和谐且热烈。

课程结束后,一场充满童趣的贝壳画创作随即展开,工作人员发放提前准备好的贝壳简笔画,他们拿起画笔,开始在画纸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贝壳模样,有的贝壳色彩斑斓,绚烂夺目,有的贝壳形态奇特,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孩子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将一个个普通的贝壳变得生动而有趣,不一会儿,色彩丰富的海洋生物跃然在纸上,一幅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美的追求,更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海洋世界的热爱。

此次活动,将博物馆文化特色课堂延伸至居民“家门口”,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普及海洋、湿地、古海岸遗迹的知识,不仅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亲近海洋、保护海洋的种子。下一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将继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惠及社区民众,构建起“馆社同心、文化惠民”的良性互动格局,让地质地理遗产“活”起来,让文化“近”起来。

来源: 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