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约瑟夫·洛克耶(Joseph Lockyer,1836年5月17日~1920年8月16日),英国天文学家,以研究太阳光谱和发现氦元素而闻名。洛克耶最初以业余身份从事天文学研究,自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对光谱学进行深入研究。1862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后,他在太阳物理学领域的声望日隆。洛克耶于1885年获任南肯辛顿太阳物理天文台首任台长。1868年,洛克耶与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让森(Pierre Janssen)分别独立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一种未知元素的特征谱线,并将其命名为“氦(Helium)”,意为“太阳上才有的元素”,27年后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齐(William Ramsay)从地球上的钇铀矿中成功分离出氦元素,证实这种元素在地球上也有分布,洛克耶因此被授予爵士爵位。1869年,他创办了Nature(《自然》)期刊并担任首任主编直至去世,该刊至今仍是最顶尖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之一。洛克耶创造了“色球层(chromosphere)”一词,用于描述太阳大气层中光球层与日冕层之间的区域。洛克耶也将天文学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被视为考古天文学的先驱之一:他率先系统地考察了古希腊与埃及古迹的天文方位特征;他也对英国巨石阵进行了天文考古分析,测算出巨石阵建于公元前1848年,这与后来通过碳14测年法得到的结论非常吻合。为了纪念他,月球和火星上分别有一个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图像来源:wikipedia

来源: 星明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