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中“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要求,推动科普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6月22日,“百嘎丽”逐夏梦“科技馆里的科学课”以 “VC碘伏显影信” 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集趣味性、探究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科普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科学辅导员以“神秘药水”制造悬念,通过在白纸上书写隐形文字、喷洒碘伏后显现字迹的演示,瞬间点燃青少年的好奇心,为后续探究埋下伏笔。

为引导孩子深入探究显影原理,课程设计了系统的对比实验环节。参与者分别使用玉米淀粉溶液、盐溶液及清水进行书写,并观察喷洒碘伏后的不同反应。实验中,玉米淀粉遇碘呈现深蓝色,而盐溶液与清水书写区域无明显变化。鲜明的实验差异促使孩子主动思考物质特性与化学反应的关联,在实践中培养科学观察与逻辑推理能力。

课程尾声,科学辅导员揭晓“神秘药水”为维生素C溶液,并结合简化版氧化还原反应动画与生活化类比,深入浅出地阐释VC的还原性如何使碘伏褪色显字。通过将抽象化学原理转化为具象认知,帮助孩子构建“现象—原理—应用”的完整知识链条,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理解的跨越。

本次活动以“先体验后揭秘”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参与学生不仅掌握了VC溶液配制、显影实验操作等实践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的紧密联系。

未来,“百嘎丽”逐夏梦“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来源: 鄂尔多斯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