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并非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而是因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导致的语言功能丧失或紊乱。患者可能无法流畅说话、听不懂他人言语,或出现读写困难,但他们的思维和记忆可能完全正常。据统计,全球约1/3的中风患者会伴发失语症。
二、为什么会得失语症?
主要病因是大脑语言区(通常是左半球)的损伤:
- 脑卒中(最常见,占60%以上)
- 脑外伤、脑肿瘤
-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
三、失语症的常见类型
1. 运动性失语(Broca aphasia,BA)病灶累及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Broca区
- 能听懂但说话费力,像"电报式语言"(如:"饭…吃…了")
- 患者常因表达受挫而情绪低落
2. 感觉性失语(Wernicke aphasia,WA)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的Wernicke区
- 说话流畅,语量多,讲话不费力,但逻辑混乱,有较多错语、新词,答非所问
- 听理解障碍,对他人及自己的话均不理解,复述及命名障碍,阅读及书写可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如把"杯子"听成"被子")
3. 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Watershed Area Aphasia Syndrome) 经皮质性失语,是由于大脑分水岭区(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分布交界区)缺血或损伤导致的失语类型
- 其核心特点是复述功能相对保留,而其他语言功能(如自发谈话、听理解等)可能受损
- 完全性失语(Global Aphasia)病灶位于优势半球外侧裂周围的语言区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获得性的全部言语功能的损害,包括听、说、读、写所有言语模式均受影响
此外还包括命名性失语、皮质下失语、纯词聋、纯词哑、失读症、失写症、交叉性失语、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类型
四、如何与失语症患者沟通?
放慢语速,用简单短句
配合手势、图片辅助
避免催促或替他们补全句子
耐心倾听,运用眼神或肢体言语给予鼓励
五、康复:重拾"丢失的语言"
语言康复训练是关键,但进展往往缓慢:
黄金期:发病后3-6个月内干预效果最佳
常用方法:单词复述训练、情景对话练习、音乐疗法(唱歌可激活右脑代偿功能)
失语症不是思想的终结,只是表达的迷雾。科学的康复与社会的理解,能为患者重新点亮沟通的灯塔。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作者:康复一科 孟然
来源: 康复天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