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骨骼健康,享受品质生活—骨病健康系列科普之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 32.0%,骨关节病患病率超过 50%[1]。骨病不仅会导致疼痛、活动受限,更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极大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围绕骨质疏松症和关节保护两大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科学的预防方法,帮助老年人筑牢骨骼健康防线。
一、骨质疏松症:沉默的骨骼 “小偷”
(一)潜藏的危害: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 “沉默的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骨折风险剧增: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老年人髋部骨折后 1 年内死亡率高达 20%-30%,幸存者中约 50% 会出现永久性残疾 [2]。
生活质量下降: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身高变矮、驼背,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反复骨折会使老年人产生恐惧心理,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经济负担沉重:据测算,我国每年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医疗支出超过百亿元,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3]。
(二)饮食预防:吃出强健骨骼
1. 充足钙质摄入
成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 800mg,50 岁以上人群需增至 1000-1200mg [4]。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选择,每 250ml 牛奶含钙约 300mg,且吸收率高。其他富含钙的食物包括:
乳制品:酸奶、奶酪、高钙奶
豆制品:豆腐、豆浆、黑豆
绿叶菜:芥菜、苋菜、油菜
2. 维生素 D 不可或缺
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 10μg(400IU),65 岁以上人群增至 15μg(600IU)[5]。除了晒太阳(每天 10-15 分钟),还可从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蛋黄、强化牛奶中获取。
3. 膳食搭配技巧
•避免过量饮用浓茶、咖啡(每日不超过 3 杯),以免影响钙吸收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5g),减少钙流失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鸡蛋、瘦肉),维持骨骼胶原结构
(三)运动干预:让骨骼 “动起来”
1. 负重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负重运动,如:
快走(3-4km/h):每天 30 分钟,可分 3 次完成
太极拳:既能增强平衡能力,又能温和刺激骨骼
爬楼梯:健康老人可尝试,但膝关节不适者需谨慎
2. 抗阻训练:增强肌肉保护
每周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如:
坐姿抬腿:锻炼大腿肌肉,保护膝关节
弹力带训练:进行上肢和下肢的抗阻练习
哑铃训练:选择 1-2kg 哑铃,锻炼手臂肌肉
3. 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快跑),以防骨折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
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老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四)药物预防:科学补充,合理干预
1. 钙剂补充
饮食摄入不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每日元素钙补充量不超过 1000mg。常见钙剂有碳酸钙(吸收率高)、枸橼酸钙(适合胃酸缺乏者),建议随餐服用以提高吸收 [6]。
2. 维生素 D 制剂
日照不足或吸收不良者,可口服维生素 D 制剂,常用剂量为 400-800IU / 天。定期监测血清 25 - 羟维生素 D 水平,维持在 75-125nmol/L 为宜 [7]。
3. 抗骨质疏松药物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已发生骨折、骨密度严重降低者),需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降钙素等,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8]。
二、关节保护:让行动更自如
(一)避免过度使用:给关节 “减负”
1. 日常活动调整
减少爬楼梯、登山、深蹲等增加关节负荷的动作,上下楼时可侧身行走,减轻单侧关节压力
搬运重物时用推车代替手提,避免弯腰屈膝搬物,可蹲下用腿部力量起身
控制体重,BMI 维持在 20-25kg/m²,每减重 5kg 可使膝关节压力减少 20kg [9]
2. 选择合适的鞋具
穿软底、有防滑纹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减少行走时对关节的冲击。家中可铺设防滑垫,预防跌倒损伤关节。
(二)注意保暖:抵御寒湿侵袭
1. 关节保暖方法
秋冬季节穿戴护膝、护肘等保暖用具,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关节
用温水洗漱,避免冷水刺激关节
睡前可用 40℃左右温水泡脚 15 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2. 环境湿度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在 50%-60%,潮湿环境易诱发关节疼痛,可使用除湿机或防潮剂调节。
(三)关节炎预防:从细节做起
1.早期信号识别
如出现关节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后)、肿胀、活动时弹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2.关节功能锻炼
手指关节:握拳后缓慢伸展,重复 10 次,每日 3 组
膝关节:坐姿下缓慢伸直腿部,保持 5 秒后放下,重复 15 次
肩关节:缓慢做画圈动作,顺时针、逆时针各 10 次
3.合理使用辅助工具
行动不便时可借助手杖、助行器,减轻关节负担,但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依赖过度。
老年人骨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饮食、运动、药物、生活习惯等多方面配合。切记!骨骼的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科学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延缓这一过程。建议 65 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10]。愿每位老年人都能拥有健康的骨骼,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致谢原作者)。
参考文献
[01]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2)[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 41 (3):249-263.
[02] Kanis JA, et al. Assessment of fracture risk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creening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Report of a WHO Study Group [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1994, 4 (6):368-381.
[03] 程群,朱汉民。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经济负担研究进展 [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 22 (1):112-117.
[0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13 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05] Holick MF, et al. Evaluatio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1, 96 (7):1911-1930.
[06]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17)[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 10 (5):413-443.
[07] Lips P.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the elderly: consequences for bone loss and fracture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J]. Endocrine Reviews, 2001, 22 (4):477-501.
[08] Eastell R, et al.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9, 104 (5):1595-1622.
[09] Felson DT, et al. Weight loss reduces the risk for sympto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 in women. The Framingham Study [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2, 116 (9):721-725.
[10]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1 年版)[J]. 中华骨科杂志,2021, 41 (18):1291-1302.
来源: 徐斌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