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听说过了70岁后再吃阿司匹林就会有危险,他患冠心病后一直在服药,现在过了70岁,是不是应该停药了?

华子说,关于限制70岁以上老人服用阿司匹林,是对几项医学研究的错误解读,事实并不是这样。目前来说,如果有冠心病,或是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塞、外周动脉闭塞等疾病,阿司匹林就不能停,需要一直服用甚至终生服用,才有最大获益。

一、被错误解读的医学研究

在2016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的意见,“阿司匹林对于70岁以上的患者,目前证据不足以做出推荐”;在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做出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对于年龄70岁的个体,不建议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这些医学研究所提及的是“一级预防”,也就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人预防患病,超过70岁后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可能会大于获益;但是已经患有疾病的人预防复发,属于“二级预防”,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大于风险。

二、阿司匹林的风险与获益

动脉粥样硬化最大的风险,就是硬化斑块破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这也是心梗、脑梗的主要病因。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就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预防心梗、脑梗的发生,这是服用阿司匹林最大的获益。

但是服用阿司匹林,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出血风险增加与对消化道的损伤。所以对于健康人而言,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与风险相抵;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风险可能大于获益,所以不建议服用。

不过对于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患有冠心病,或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的人,动脉粥样硬化几乎无法逆转,疾病复发的概率很高,服用阿司匹林的获益远大于不良反应的风险,此时就应该坚持服用,不能随意停药。

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主要是消化道出血,引起脑出血的概率并不高。曾有一位医学专家说过,“胃出血可以治疗,而发生了心梗、脑梗,就是一辈子的事。”虽然消化道出血也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但相比心脏、大脑而言,胃肠疾病的严重程度要小得多。

三、如何安全服用阿司匹林

1、注意剂量: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75-150mg,常用量为100mg,不要超量服药;血小板偏低者,在医生评估后可使用每日50mg的特殊用法,但剂量偏低有可能使抗血小板作用失效。

2、服用时间:目前的阿司匹林都是肠溶剂型,需空腹服用,可以使药物快速通过胃部到达小肠释放吸收,避免药物对胃壁产生直接刺激。不过有些复方药物(比如铝镁匹林)需要在饭后服用,建议用药前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说明书上的方法服用。

3、控制血压:阿司匹林导致脑出血的概率很低,不过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就会增加脑出血风险。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把收缩压(高压)控制在160mmHg以下

4、抑制胃酸:阿司匹林会减弱消化道屏障功能,导致消化道损伤。与制酸剂(如兰索拉唑、雷贝拉唑、雷尼替丁等)联用,抑制胃酸分泌可以减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

5、禁忌人群:对阿司匹林过敏、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重度心衰等疾病,禁用阿司匹林;择期手术者需提前7天停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先进行清除治疗再服用阿司匹林。

总结一下,70岁以上的健康人,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不过如果患有冠心病、心梗、脑梗、外周动脉闭塞等疾病,就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没有服药禁忌,就建议一直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不能随意停药。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来源: 药师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