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王荣丽

单位:惠州市中医医院

头部是人体的“指挥部”,一旦发生脑外伤不仅会威胁生命安全,还可能留下肢体、认知等功能障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因脑外伤入院的患者,而科学护理对降低致残率,以及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可以让脑外伤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注重做好护理工作,从住院时的基础照料到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每一个护理环节都要照顾到位,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关键的护理要点,这样才能够为患者点亮一盏康复的明灯,帮助患者在对抗伤病的道路上走得更稳。

一、重视基础护理,打好康复根基

(一)体位管理

正确的体位能为脑外伤患者减轻身体负担,助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实施体位管理的时候需要注意将床头抬高15°-30°,这就像给身体架起一座“引流桥”,能有效促进血液和脑脊液回流,减轻脑水肿的症状。同时,要保证患者身体处于功能位,避免关节过度弯曲或伸展,这样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的出现。

(二)营养支持

大脑的修复如同一场复杂的“重建工程”,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才能提升“重建”的效率。但是,由于脑外伤患者经常出现意识障碍或者吞咽困难的问题,这就导致其面临营养摄入不足的风险。因此,及时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食物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像为修复工程输送优质“建材”,是身体恢复健康的基础。而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肠内营养管,这能将营养物质直接送达肠道,保障患者身体日常所需的营养,有效增强免疫力,为患者的尽快康复提供动力。

(三)皮肤护理

由于脑外伤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其皮肤容易因为长时间的压力而出现损伤。因此,在护理的时候一定要定时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尤其是骨隆突处的位置,如脚后跟、臀部等,更是要给予重点关注。每日的皮肤护理就像为皮肤进行“安全巡查”。为了可以杜绝出现压疮,需要使用柔软的减压床垫和减压敷料,这样可以有效分散身体压力。在实施皮肤护理的同时也要定期擦拭身体,并为患者更换干净衣物和床单,这样有助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能有效避免皮肤因潮湿、摩擦受损,为患者筑起皮肤健康的“防护墙”。

(四)呼吸道护理

脑外伤患者需要做好呼吸道管理,否则容易出现痰液堆积的问题,进而引发肺部感染等问题。所以,在实施护理的时候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松动和排出。另外,也要利用设备及时吸痰,及时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保持气道通畅。医护人员也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呼吸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让患者呼吸更顺畅,远离肺部疾病威胁。此项工作在开展的时候还可借助传统养生功法,如指导患者在病情稳定且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卧式八段锦练习,特别是其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可以让患者在保持仰卧位的时候上举双臂并配合深呼吸,伸展肋间肌和膈肌。也可以参照“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以仰卧位的方式模拟开弓动作,达到扩展胸廓的效果。这些动作在卧位即可安全有效的锻炼呼吸肌群,帮助患者加深呼吸深度。这样的锻炼方式也能让呼吸功能锻炼更具系统性和趣味性。

二、并发症的护理,免遭二次伤害

(一)癫痫发作

出现脑外伤后,患者的大脑神经元还处于“秩序混乱”的状态,这可能引发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时其全身肌肉突然抽搐,意识还可能丧失,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发生危险。为此,护理人员需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在患者身边放置柔软物品,避免其因碰撞而受伤。患者癫痫发作的过程中不强行按压肢体,防止造成骨折。同时,需要严格遵医嘱给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维持大脑神经元的稳定。

(二)颅内压增高

脑外伤会导致脑部组织损伤,会使颅内空间变得“拥挤”,继而引发颅内压的增高。这样,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还会引起喷射性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关注其瞳孔的变化情况和生命体征。必要的时候需要合理使用脱水剂,像给患者的大脑“脱水”处理,切实减轻脑组织的水肿症状,进而有效降低颅内压。

(三)深静脉血栓

脑外伤患者会因肢体活动受限而引起下肢静脉血液流动缓慢的问题,这种情况如果没得到缓解就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患者需要在 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护理的时候也要为患者按摩肌肉,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危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进而从多方面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四)应激性溃疡

脑外伤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引起胃黏膜受损,进而引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会因此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因此,在护理的时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胃液颜色及性质,关注患者的排便情况。这就像为胃部健康“站岗放哨”。为了预防此问题,可以使用抑酸药物降低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饮食也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进而从饮食和药物两方面着手守护患者的胃部健康。

三、做好康复护理,尽早回归生活

(一)开展肢体功能训练

脑外伤可能让患者肢体变得僵硬无力,就像“生锈的零件”。因此,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参与一些简单的关节屈伸运动,并做好肌肉的按摩。当患者的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如帮助患者进行坐起、站立、行走训练,这如同“重启”患者肢体的“运行程序”。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改善其肢体协调性。

(二)实施认知功能训练

脑外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减退的问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选择设计简单的记忆卡片游戏,让患者回忆图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数字计算、拼图游戏等,充分锻炼患者的思维能力,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判断力,辅助患者找回清晰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三)关注语言功能训练

部分脑外伤患者会出现失语的情况,他们会无法正常表达或理解语言。在护理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失语的类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在初期阶段,可以先从简单的发音练习开始,随后让患者跟读词语或者句子,再到更高阶的看图说话环节。这样能够逐步帮助患者重建语言功能。

脑外伤护理贯穿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每一个基础护理的细节、每一次并发症的防范、每一项康复训练的开展,都承载着患者恢复健康的希望。无论是医护人员、家属还是患者本人,都应重视这些护理关键点。只有将专业护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帮助脑外伤患者跨越伤痛,重获生活的活力。希望本文能为脑外伤护理提供实用指导,让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共同守护患者的健康未来。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