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演化史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水族馆在哪里建成?”“我国海水珍珠的主要生产贝种是?”“海洋中最大的鱼是什么?”……这些问题与海洋密切相关。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它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我们的雨水、饮用水、天气、气候、海岸线、许多食物,甚至空气中的氧气,最终都是由海洋提供和调控的。
然而,如今的海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过度开发,非法的、未经授权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外来入侵物种以及海洋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同时,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酸化等,进一步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态的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海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其命运与我们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建立人类与海洋之间新的平衡;积极参与海洋保护行动,减少污染排放,为海洋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为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提升海洋生态保护意识,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守护海洋家园”专项答题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守护海洋家园”专项答题
本次专项答题得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背景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海和谐之路。
我国已划定约15万平方千米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涉海自然保护地;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执法监督向“智慧监管”转变;探索开展养殖用海立体分层设权,释放海域资源要素潜能;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行“湾长制”“滩长制”,河海联动、山海互济,为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夯实生态之基。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来源: 天津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