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5个“世界肝炎日”,“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的主题振聋发聩,时刻提醒着我们:肝炎防治,刻不容缓!
肝炎,究竟是什么?
肝脏,这个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免疫调节等诸多重任,堪称人体的“超级工厂”。而肝炎,就是肝脏的一场“炎症风暴”,病因复杂多样,病毒感染、酒精侵蚀、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紊乱等,都可能是这场风暴的“导火索”。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各有“攻击路线”,非病毒性肝炎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也不容小觑。
肝炎的“隐秘角落”:症状与危害
肝炎初期,症状往往隐匿,像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这些表现,很容易被当作普通的身体不适而忽略。随着病情发展,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如浓茶、肝区隐痛等症状逐渐显现,这是肝脏在“大声呼救”。若炎症持续肆虐,肝细胞反复受损、修复,肝硬化、肝癌的阴影就会悄然笼罩,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4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数据背后,是一个个亟待重视的生命警示。
谁是肝炎的“易感人群”?
肝炎虽来势汹汹,但并非“无差别攻击”。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丙肝抗体阳性者、接受血液透析者、艾滋病患者、医务工作者等职业暴露人群,以及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者、长期服用有肝损伤风险药物者,都是肝炎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人群更应提高警惕,主动筛查,防患于未然。
防治肝炎,我们能做什么?
1. 接种疫苗:最有力的“护盾”: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的“王牌武器”。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和丁肝,新生儿应按“0、1、6”程序及时接种,高危人群和未接种的成人也应尽快补种;特殊人群还需接种甲肝疫苗,筑牢免疫防线。
2. 切断传播途径:细节决定成败:个人卫生至关重要,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接受有创操作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乙肝、丙肝患者还需注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阻断。
3.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给肝脏“减负”:戒烟限酒,酒精是肝脏的“大敌”,长期过量饮酒易引发酒精性肝病;均衡膳食,多吃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远离霉变食物;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 - 23.9kg/m²,腰围男性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谨慎用药,遵医嘱服药,不自行滥用药物或保健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让肝脏在良好的状态下“高效运转”。
4. 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和影像学检查(肝脏超声等),能及时发现肝炎的蛛丝马迹,抓住最佳治疗时机。一旦确诊,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肝炎防治,是一场全民“战役”。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生活点滴做起,提高对肝炎的认知,做好预防措施,让我们携手共进,消除肝炎威胁,迎接“无肝炎未来”!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重症医学科 赵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