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里,3岁的小宝哭得撕心裂肺——一颗闪亮的小珠子被他好奇地塞进了鼻孔,越掏越深;

餐桌旁,李女士突然面色涨红、无法出声,一块鱼骨正卡在她的喉咙深处;

还有王先生,洗澡时耳朵不慎进水后,竟被棉签上的棉花团“留”在了耳道里...

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每天都在耳鼻喉科真实上演。


耳朵、鼻子、咽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通道,一旦被异物“入侵”,轻则疼痛不适,重则威胁生命!暑假来临,孩子们好奇心爆棚,意外更易发生。了解这些“不速之客”,关键时刻能救命!

### 有哪些常见耳鼻喉异物?

01 耳朵:小朋友的小弹珠、玉米粒,夏夜的小飞虫,甚至挖耳时断落的棉签头都可能“定居”。

02 鼻子:孩子塞进的纸团、小积木,纽扣等容易藏在单侧鼻腔,悄悄引发流脓、发臭。

**03 喉咙:**吃饭分心时卡入的鱼刺、鸡骨,孩子误吞的果冻、硬币,都是常见“肇事者”。

### 异物入侵信号

**耳朵异物:**如果感觉耳朵疼、痒,老是不自觉地抓耳朵,或者听力下降,叫好几遍都没反应,又或者耳朵里有嗡嗡声,那可得小心,很可能是耳朵进异物了。

**鼻子异物:**出现单侧鼻塞,流鼻涕还臭烘烘的,可别以为是普通感冒,说不定是鼻子里藏了异物。

**咽喉异物:**突然剧烈咳嗽、喘不过气、吞咽困难,严重时甚至会窒息,这时候大概率是咽喉被异物卡住了。

### 紧急情况,这样做能救命!

异物入侵,慌乱是大忌!保持冷静,采取正确措施:

01 气道异物:呼吸困难、无法咳嗽、面色青紫

· 海姆立克急救法!立即施救!同时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 切勿用手抠!可能将异物推得更深。

02 食道异物颈部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

· 停止进食!连水也不要喝。

· 避免强行吞咽(馒头、饭团、醋等):这些“土方法”可能使尖锐异物扎得更深,造成二次损伤甚至穿孔!

· 立即就医!寻求耳鼻喉科或消化内镜医生帮助。

03 外耳道异物:耳朵疼痒、听力下降

· 非活体小异物:可将患耳朝下,单脚跳,看能否自行脱落。切勿用挖耳勺、棉签乱掏!

· 活体昆虫:可尝试将食用植物油或婴儿油滴入耳道,使其窒息后随油流出,再就医取出。勿自行用镊子夹取。

· 圆滑异物(珠子等)、纽扣电池、尖锐物、棉签头残留:立即就医!自行处理风险极大。

· 耳道进水:头歪向进水侧单脚跳,或用棉签在耳道口(仅限入口处!)轻轻沾吸水分。勿深掏。

04 鼻腔异物:单侧鼻塞流脓还发臭

· 鼓励用嘴呼吸。

· 勿自行用镊子掏!极易推得更深或损伤鼻腔。

· 可尝试擤鼻:压住健侧鼻孔,让孩子用力擤患侧(仅适用于较大儿童能配合者)。若一次不成功,立即就医。

· 纽扣电池:必须争分夺秒送医!


黄金法则:不确定、取不出、有风险,第一时间前往耳鼻喉科!专业器械和经验是安全取出的保障。

异物预防指南:全家人的安全贴士


01饮食安全

· 老人小孩吃鱼尽量选择刺少的品种

· 进食时勿说笑、勿奔跑

· 假牙佩戴者定期检查固定情况

02儿童防护

· 将直径<3cm的物体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选择适龄玩具(注意小零件警告)

· 教育孩子"鼻子耳朵不是储物箱"

03户外防护

· 露营时使用耳塞

· 避免在草丛中躺卧

专家提醒


**武汉民生耳鼻喉专家虎胡孝虎提醒您:**耳鼻喉虽小,却是维系呼吸、听觉、嗅觉的生命通道。一次好奇或疏忽,可能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掌握知识,保持警惕,科学预防,正确应对——让这些危险的“不速之客”远离我们的家人!

武汉民生耳鼻喉医院针对耳鼻喉异物等急诊情况,专门开辟了绿色急救通道,为患者提供快速就诊保障。通道服务时间为早上8点至晚上8点,午间及晚间均有医护人员值守,即便是晚餐后发生异物卡喉等紧急情况,也可在此时间段内及时就诊。

来源: 武汉民生耳鼻喉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