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明明好转了,可咳嗽却像个顽固的“尾巴”,迟迟不肯离去——这是很多即将出院的肺炎患者遇到的困扰。其实,肺炎好转后的咳嗽是身体恢复期的常见现象,背后藏着这些原因:
1.气道黏膜“受伤未愈”
病毒或细菌感染会破坏呼吸道黏膜,让气道变得格外敏感。即便病原体已被清除,受损的神经末梢仍会不断向大脑发送“咳嗽信号”,导致咳嗽持续。
2.肺部在“清理战场”
肺部炎症虽已平息,但战斗后留下的分泌物(痰液)还需要时间排出。此时的咳嗽,是身体在主动清理这些“残留物”,属于自我保护机制。
3.气道成了“敏感区”
修复过程中,暴露的神经末梢变得异常敏感,部分患者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冷空气、烟雾、甚至说话都可能引发咳嗽,有时气道还会莫名收缩、痉挛,带来咳嗽或胸闷。
应对小技巧: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灰尘和有害物,为气道创造温和的环境。
4.免疫力“拖后腿”
肺炎后身体抵抗力可能暂时下降,容易让咳嗽反复。这时要加强营养、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帮免疫力“重回巅峰”。
5.坏情绪“火上浇油”
担心病情、焦虑不安等情绪压力,可能会加重咳嗽。保持积极心态,不仅能帮免疫系统“正常工作”,还能促进肺部功能恢复,让咳嗽更快缓解。
这些情况,咳嗽可能是“危险信号”
多数肺炎后的咳嗽是良性的,会在几周内自行缓解,但出现以下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1.咳嗽持续超过8周,或毫无好转趋势。
2.咳嗽性质改变,比如从干咳变成咳大量黄脓痰、绿痰或铁锈色痰;
3.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再次发烧、气短呼吸困难、胸痛加剧、痰中带血、体重莫名下降,或咳嗽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
肺炎后的咳嗽,更像是肺部修复的“尾声”。给身体一点时间,做好家庭护理、避开刺激物,往往比急着用药更重要。毕竟,康复有它自己的节奏,耐心等待,才能迎来痊愈。
□乐清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郑秋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