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夏季蚊虫活跃,是高发季节,做好预防很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防蚊叮咬是核心

- 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外出,尤其是登革热流行地区。

- 外出时穿长袖上衣、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减少皮肤暴露。

- 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注意按照说明使用。

- 家中安装纱窗、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避免蚊虫进入室内叮咬。

二、清除蚊虫滋生地

伊蚊喜欢在清水容器中产卵,及时清理积水能从源头减少蚊虫:

- 定期清理阳台、庭院的积水,比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

- 保持下水道畅通,避免积水。

- 水缸、花瓶等容器要勤换水,最好每周至少一次。

三、注意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登革热,及时就医:

- 突发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3 - 7天)。

- 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三痛”)。

- 出现皮疹,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

- 可能有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

做好以上几点,能有效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安然度过夏季哦~

来源: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