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
35岁的刘先生被确诊为过敏性哮喘,每逢换季或接触刺激性气味,就会咳喘,经过规律吸入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最近正值春暖花开,他兴致勃勃地外出踏青,想要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察觉到呼吸变得不太顺畅,随之而来的是皮肤瘙痒,身上还起了不少风团,奇痒无比。于是,他像以往一样,再次找到了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林琳教授寻求帮助。
林琳教授仔细询问,刻下症见:气喘,少许咳嗽,皮肤瘙痒难耐,四肢、躯干处起鲜红色风团,怕风怕冷,少汗,无口干口苦,眠差,纳一般,大便1次,小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
“你这是哮喘并发荨麻疹。” 林琳教授解释道,“这些症状都与你的‘过敏体质’有关。哮喘患者往往容易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原因在于你本身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考虑到刘先生当下最难受的是气促和瘙痒,林教授立即施以颊针小周天针法进行治疗。仅留针二十分钟后,刘先生便感觉呼吸顺畅了不少,身上的风团也逐渐变淡、凹陷,瘙痒感明显减轻,让他直呼神奇。
随后,林教授又为刘先生开具了抗过敏的西药,并配合调理体质的中药,帮助他从根本上改善过敏状态。
刘先生很是疑惑,哮喘为什么还会引发其他过敏性疾病?我该如何调理呢?
哮喘为何容易并发多种过敏性疾病?
许多哮喘患者发现,自己不仅有咳喘的症状,鼻炎、皮肤瘙痒、眼睛红痒也接连出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共同的病理机制
哮喘、鼻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都属于过敏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表现。
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某些过敏原反应,当过敏原接触人体黏膜后,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视为“敌人”,迅速启动防御机制,产生过敏抗体IgE, 激活肥大细胞的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炎症介质会导致不同器官的过敏反应。
若这些炎症介质使气道收缩,则导致哮喘,引发喘息和咳嗽;若刺激鼻黏膜,则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引起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如作用于皮肤,则可能导致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引起瘙痒。
2.共同的诱发因素
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往往有相似的诱发因素。例如,空气中的尘螨、花粉、动物毛发、冷空气、空气污染等,不仅会诱发哮喘,也会导致鼻炎;海鲜等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荨麻疹,同时加重哮喘。因此,哮喘患者往往不仅仅是咳喘,还容易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
哮喘伴发过敏性疾病,多数与“特禀质”体质有关!
中医认为,哮喘与各种过敏性疾病同时发生的人,多属于“特禀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体质”。
“特禀质”人群常表现为易过敏、易反复发作,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一系列过敏症状。他们可能从小就有湿疹、食物过敏、鼻炎、哮喘病史,遇到冷空气、花粉或刺激性气味时,容易出现过敏症状。这类体质往往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史,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也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后天的生活习惯和调养方式,也对特禀质的形成和改善有很大影响。
对于特禀质的哮喘患者来说,控制哮喘的同时,调养体质、减少过敏反应尤为重要。正确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合并过敏性疾病,如何日常管理?
控制哮喘并减少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除了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日常管理,避免诱因,提高抗过敏能力!
1.远离过敏原,减少发作
(1)春季花开季节,避免过多的户外活动,远离花草丛,如需要外出要佩戴好口罩。尽量不要在室内养鲜花。
(2)居住环境要注意定期清洁,勤洗床单。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潮湿环境,有助于降低尘螨滋生。
(3)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如香水、油烟、空气清新剂等,以防诱发过敏反应。
2.适量运动,增强抗敏力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抗敏能力适合哮喘患者的运动包括慢跑、散步、瑜伽、太极等温和运动,或可练习林琳教授编创的《宗元养肺功》。要避免冷空气刺激下的高强度锻炼,以免诱发哮喘。运动时,应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如果出现胸闷、气喘等不适,应及时停止。
3.调节情绪,稳定免疫
过敏体质的人因对过敏原敏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可以通过深呼吸训练、冥想,或练习太极、宗元养肺功等方式调节情绪,提高身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4.饮食调养,减少过敏
注意粗细粮食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宜多食益气固表以及能抗过敏的食物,尽量少食辛辣、腥发食物,不食含致敏物质的食品,如蚕豆、白扁豆、羊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辣椒、菠萝、浓茶、咖啡等。此外还要少食油腻、甜食,严禁冰冷食物。
对某些食物,特别是蛋白质一类食物,如鱼虾蟹、牛肉、牛奶、蘑菇及其他海味忌食,如曾有过敏者要禁食。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