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华 西安市第三医院
白 雪 西安市第三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刘志勤 西安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死俗称“中风”,大多数人对其都是有所耳闻又一知半解。很多人觉得一个人只要发生了脑梗死,他身体的一侧就会突然动不了或者出现面瘫,可事实上,还有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脑梗死,正悄悄侵蚀着我们的健康。我国一项纳入140万人的多中心研究分析显示,通过MRI(磁共振成像)发现的症状不典型脑梗死非常普遍[1]。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些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常常被我们忽视。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都有哪些预警信号。
一、轻微感觉异常
如果你发现自己频繁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尤其是单侧手脚持续发麻,那么这很可能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当脑血管堵塞时,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导致手脚的神经末梢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发麻感。这种发麻感可能会从指尖或脚趾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手掌或脚掌。同时还伴有刺痛感,且麻木、疼痛部位比较局限、固定。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步态异常
如果你突然摔倒,然后莫名地头晕、走路不直、步伐不稳,甚至行走困难,这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疲劳或感冒所致。小脑和脑干区域的梗死可能导致步态不稳,并伴有眩晕和言语不清等症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身体变化,往往是脑梗死的早期信号。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情绪或性格突然莫名改变
情绪或性格突然莫名变化也是脑梗死的一个隐匿信号。如自己或家人突然有以下表现。
1.情绪低落:大部分时间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本来很喜欢说话,突然之间变得沉默寡言。
2.兴趣减退:对平时喜爱、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3.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乏力、疲惫,觉得生活枯燥、无意义。
4.性情大变,本来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突然变得暴躁易怒。这些都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症状的中老年朋友,更应高度重视这些情绪或性格变化。
四、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
认知功能和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会退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手机、电视、报刊的内容理解困难,或者经常忘事、丢三落四、记忆错乱、记忆丢失,这可能不仅仅是记忆力的问题,脑梗死可能导致大脑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突然下降。
五、语言能力缺失
突然大舌头,讲话舌头捋不直;能听懂别人说话,但是突然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时出现停顿和重复,或者无法按正确的语法结构组织语言;难以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甚至无法识别自己的语言等,这些可能都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之一。
我们应熟悉“不典型”脑梗死的前兆,不要说“没关系”,毕竟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不让自己陷入“泥潭”,不被这些隐形“杀手”背刺才能成为人生赢家。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预防脑梗死,关键在于控制高危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的方法有[2]:
1.定期去医院体检,完善脑部磁共振成像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及测量血脂、血糖水平,并做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等检查。
2.严格把控好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它们的升高都是导致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3.一旦发现运动缺陷、步态异常、情绪障碍、认知下降、记忆力严重减退等,需尽快就医,做全面筛查和干预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有[3]:
1.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适量运动,避免久坐。
3.健康饮食,控制血脂。
4.戒烟限酒。
“不典型”脑梗死并不是无迹可寻,让我们做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我做起,主动预防;从无人知晓到人人知晓,拉起我们健康保卫战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WU J,GAO Y,MALIK V,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MRI-defined brain infarcts among Chinese adults[J]. Front Neurol,2022,13:967077.
[2]彭丽滢. 老人突发心梗、脑梗的急救知识[J]. 健康必读,2024,(17):55-56.
[3]高成,杨洪睿. 年轻人脑梗: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J]. 防灾博览,2024(5):4-9.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