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着晨晨和轩轩两兄弟周末一起出去游玩,看到路边有售卖高山猕猴桃的摊位,弟弟轩轩说:“爸爸我们买点猕猴桃吃吧,这么一大车,又大又甜,看上去不错哦”。哥哥晨晨连忙说:“不行,不行!肯定使用了膨大剂,吃了对身体不好”。爸爸惊讶的看着哥哥说:“小小年纪你还懂这个?厉害了!”,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猕猴桃确实使用了膨大剂,但并不表示对身体有害哦。我们要科学的看待这个问题,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爸爸就来给你们科普一下,使用了膨大剂的猕猴桃我们还能不能吃呢?

我们都知道,自然生长的猕猴桃果个小,果农为了增大果的个头和提高产量,在猕猴桃的生产过程经常使用膨大剂,常用的膨大剂就是氯吡脲,氯吡脲是一种苯脲类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于1989年由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研发成功,目前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南非等国家都批准使用,我国在1990年初批准氯吡脲为农药新品种并适用于猕猴桃生产,目前氯吡脲在我国猕猴桃生产中经过了登记注册,是被允许使用的,那这多氯吡脲在这么多国家登记注册和正在使用,安全性能够保障吗?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和欧盟先后于2004年和2006年证实氯吡脲对人体和环境只有低毒,安全性较高并开始使用,我国标准规定猕猴桃中氯吡脲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05 mg/kg,每日容许摄入量(ADI)为0.07mg/kg.bw(体重),而且生产中氯吡脲一般在幼果时开始使用,研究表明,到第26天氯吡脲降解率可达95%,到36天降解率高达99%,到成熟采摘时氯吡脲基本上都代谢降解了。另外,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留主要在果皮,果肉氯吡脲残留量远低于果皮,甚至没有残留。

那我们该怎样科学的选购猕猴桃呢?不同品种猕猴桃大小不一,选择大小适中的,不买过小或过大和畸形果最好选择饱满、无病虫和机械伤的果实另外,猕猴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尚未变软的猕猴桃,买回后低温储藏可延缓成熟变软和延长保质期。

你们明白了吗?了解了这些知识,你们以后可要科学的选购猕猴桃吃哦!

来源: 个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