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 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审核:张红霞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在临床检查中,增强CT凭借其出色的成像效果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而碘造影剂则是增强CT检查的关键“助手”。然而,随着其应用日益广泛,碘造影剂可能引发的皮肤过敏、肾损伤甚至喉头水肿等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关注。关于碘造影剂,您了解多少?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下增强CT这“碘”事背后的奥秘。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碘造影剂是什么?
碘造影剂也称碘对比剂,是一种含有碘元素的物质,将其注入体内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增加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异,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依据其在溶液中是否电离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2类,依据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高渗、次高渗和等渗3类,目前临床常用的含碘对比剂以等渗和次高渗非离子型对比剂为主。
二、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尽管碘对比剂在医学影像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使用并非完全无风险,部分人可能会对碘对比剂产生不良反应,有研究报道我国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整体发生率约为1%。根据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受累系统等,可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黏膜及消化系统症状,如面部潮红、轻度荨麻疹、轻度恶心、呕吐、头晕等。
中度不良反应是在轻度不良反应的基础上,表现为呼吸或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荨麻疹程度加重,颜面部水肿,反复恶心、呕吐、头晕,轻度喉头水肿及支气管痉挛导致的呼吸困难,轻度和暂时性血压下降等。
重度不良反应主要见于重度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导致的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导致的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昏迷,以及心律失常及心搏骤停等。
三、碘造影剂不良反应能避免吗?
虽然增强CT检查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由于个体免疫应答和基础体质的差异,其发生仍难以完全预测。随着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与传统的离子型碘造影剂相比,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具有渗透压低、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等优势,显影效果也更理想。大多数患者在注射后,少量造影剂可在24小时内经尿液排出,体内残留极少,通常不会影响生理功能,仅少数人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多次使用碘造影剂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建议两次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14天,以降低潜在风险。
四、使用碘造影剂之前需要做过敏试验吗?
小剂量碘过敏试验并不能预测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应用碘造影剂之前一般无须做碘过敏试验,也不推荐术前常规给予预防性抗过敏措施,除非产品说明书特别要求。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五、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既往使用碘对比剂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者。
(2)不稳定性哮喘患者。
(3)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肾病患者。
(4)使用肾毒性药物或其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药物或肾功能不全者。
(5)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肺疾病患者。
(6)痛风患者。
(7)有其他药物不良反应或过敏史者。
(8)脱水或血容量不足者。
(9)血液疾病患者。
(10)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11)高胱氨酸尿患者。
(12)特殊人群,如70岁以上老人,新生儿,婴、幼儿,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需要特殊指出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正在治疗转归者,需咨询内分泌科医师是否可以使用,若可以使用则建议使用能满足诊断需要的最低剂量,并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未行治疗者是碘造影剂使用的绝对禁忌证。
六、发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怎么办?
轻度不良反应:需要在观察区严密观察30min,监测生命体征,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出,一般不需要处理,大部分可自行消退。
中度不良反应:需要积极对症药物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反应完全消退。必要时可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经常规抗过敏措施,多能缓解。
重度不良反应:可危及生命,须严密观察,快速识别和处理。若过敏表现为无应答或无动脉搏动,需按照正规心肺复苏流程立即抢救。
七、温馨提示
增强CT检查时,将造影剂快速注入受检者体内的设备称作高压注射器,短时间内大量的造影剂在高压注射器的推动下进入受检者体内,注入造影剂的局部会出现静脉血管扩张,受检者会感到明显的刺痛或胀痛。同时造影剂注入体内的一瞬间,您可能会感受到局部或全身发热,这是正常现象,并非过敏反应。此外,您可能还会感觉到嘴里发苦,这是因为造影剂本身是苦涩的,当它流经舌动脉时接触到了味觉感受细胞。不过,请您放心,以上这些感觉通常会在1~2分钟内逐渐消失,不会对您造成任何伤害,请您无须紧张,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检查即可。
综上,碘造影剂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正确了解碘造影剂的相关知识,选择安全性更高的碘造影剂,识别发生不良反应的高风险人群,保持良好的诊疗心态,有助于及时准确的发现、处理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地完成增强CT检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放射诊断护理学组. 影像科碘对比剂输注安全专家共识[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8):707-71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动脉心血管介入诊治中含碘对比剂相关不良反应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10):972-985.
[3]陈韵岱,陈纪言,傅国胜,等. 碘对比剂血管造影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6):341-348.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