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家中老人是否常常出现反复贫血、脸色苍白、容易出血、频繁感冒?这些看似“小毛病”的症状,其实可能是身体的“造血工厂”出了问题。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有一种较少被提及但十分重要的血液疾病需要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它不是白血病,却可能发展为白血病;不是癌症,却严重影响血液系统的根本运作。

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 MDS,过去也叫“白血病前期”,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造血系统”出了问题。你可以把人体里的血液系统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红细胞就是负责运输氧气的货车,白细胞是路上的巡逻警察,负责守卫身体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而血小板则像修路工人,负责修补受损的道路,防止出血。

一旦患上MDS,这条高速公路就出了大问题。货车变少了,氧气运输不及时,人就会觉得累,甚至走两步就气喘;巡逻警察数量减少,病毒细菌趁机肆虐,人就容易感冒、发烧;修路工人也不够用了,血管的小破损没法及时修补,结果出现淤青、流鼻血甚至更严重的出血。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条高速公路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MDS患者,病情会恶化成一种更凶险的情况:黑帮暴动占领高速公路——急性白血病(一群失控的“黑帮分子”即基因突变的恶性细胞,疯狂复制,并驱赶正常警察、工人和货车司机),届时治疗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所以,MDS不是普通的贫血,也不是吃点补血药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血液系统的“交通事故”,需要尽早发现和治疗,才能尽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MDS有哪些表现?

几乎所有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都有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倦。身体里的红细胞变少了,运输氧气的能力跟着下降了,所以经常感觉很累,脸色苍白,稍微动一下就会心慌气短,严重时还可能胸闷、心跳加快。血小板相应减少,会带来容易出血的危险,身上会出现瘀斑,流鼻血、牙龈出血也很常见,或者便血、吐血或者尿血;女性可能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期异常。白细胞减少了,身体的防御力就变差了,容易反复感染,比如发烧、咳嗽、肺炎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脾大,表现为左上腹不适或腹胀,这也是身体对异常血液情况的一种反应。

这些症状往往是反复出现,不像普通的感冒或者轻度贫血,休息几天就能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血常规检查异常,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的血液科做详细检查和评估。

哪些人容易得MDS?

中老年人群: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减弱,基因突变风险增加。

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人:比如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骨髓可能受到损伤,就像土壤被污染了,同时部分种子(干细胞)突变成杂草(克隆性异常细胞)。杂草疯狂生长但结不出果实(无效造血),还挤占正常植物的生存空间(正常造血受抑制)。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如制鞋厂、油漆厂、化工厂的工作人员,长期暴露于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学品,对造血系统有毒害作用。

如何预防MDS?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尽量减少接触苯、甲醛等有毒有害溶剂,特别是化工、装修、油漆等行业的从业者要做好防护。家庭装修选择环保材料,装修后充分通风,建议通风至少6个月以上再入住,特别是有老人或儿童的家庭。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尽量食用无公害的瓜果蔬菜,食用前多浸泡,清洗干净,彻底去除农药残留后再食用。注意饮食卫生,餐具消毒。大便要保持通畅。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为骨髓修复和造血提供良好内环境。

建议中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关注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谨遵医嘱,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如氯霉素等)。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情绪波动大、长期焦虑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学会减压,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整体健康。

MDS需要做哪些检查?

要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就像侦探破案一样需要层层排查。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四步侦查法"来寻找证据:

血常规检查 -- 初步警报系统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警惕: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持续减少(一支或多支巡逻队同时减员)。这些异常若持续超过4个月,要考虑是否存在造血系统的问题。

排除模仿者-- 辨别真假凶手

再生障碍性贫血:做骨髓活检(看造血工厂否被脂肪占据);

维生素缺乏:查B12/叶酸水平(检查生产原料是否充足);

身免疫病:做抗核抗体等检查;

病毒感染:检测HIV、EB病毒等。

骨髓穿刺 -- 工厂实地勘察

这是确诊的金标准:

操作:局部麻醉后,用细针抽取骨髓液。

能发现:

血细胞发育畸形(不合格产品超过10%);

原始细胞比例(半成品积压情况);

铁储存状态(特别关注环形铁粒幼细胞等。

基因侦探 -- 寻找犯罪证据

染色体检查:看是否有图纸错误(如5号染色体缺失);

基因检测:抓基因突变嫌犯(常见TET2、SF3B1等基因);

特别提示:这些结果能预测疾病危险度,就像知道“罪犯的危险等级”。

作者:上官玉迪,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审核:陈卓,副主任医师,血液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