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身体也开始“闹脾气”,时不时给你点“小惊喜”。咱们这身体啊,也得定期“检修检修”。别等到健康“罢工”才后悔!毕竟,健康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老铁”!这篇老年人体检指南,带您轻松了解哪些检查不能少、如何让身体“老当益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老年体检项目清单
1、基础检查
三高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心血管功能等。检查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可以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老年人群甲减的表现常见为畏寒、乏力、嗜睡或失眠、沮丧、记忆力减退等。
腹部超声:检查肝脏、胆囊等腹部脏器,从而发现是否有肿瘤、囊肿、结石等疾病。
2、心脑血管防护盾
心电图:常规做,必要时加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彩超:如果把心脏看成一个房子,心脏彩超主要看房子的结构有没有问题;而心电图是看房子里电路有没有问题。
颈动脉超声**:**查颈部血管斑块,根据斑块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卒中的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预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骨骼保卫战
老年人要避免“致命”骨折,牢记“防跌倒+治骨松”
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的“检测仪”。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维生素D调节钙代谢,缺乏会导致骨骼系统受损,从而导致脆性骨折的高风险。
4、癌症筛查警报器
肛门指检
能够判断距肛缘7—10cm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可发现肿瘤、痔疮及各种损伤。
彩超:包括乳腺彩超、甲状腺彩超、腹部彩超。
胃肠镜: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低剂量肺部CT:吸烟者包括长期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者等高危人群每年必做。
肿瘤标志物:如AFP、CEA、PSA和CA125分别是肝癌、消化道肿瘤、男性前列腺癌、女性卵巢癌等肿瘤标志物,如肿瘤标志物有异常,可进一步检查。
65岁以后,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仍是阴性,则可以暂停宫颈癌的筛查,但是乳腺和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则仍需继续。
5、感官系统检修
眼底照相+眼压测量:是青光眼、黄斑变性的“侦察兵”。
听力测试:一个“耳背”的人痴呆风险也大大增加。
6、脑健康评估
简易智能量表:MMSE、MoCA等筛查认知障碍。
β-淀粉样蛋白、头部磁共振。
老年人体检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慢性病药别停
空腹≠不能喝水,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检查需要空腹,但体检前喝少量白开水没问题,降压药等慢性病药千万别停。
2. 带好病历和药物清单
如果有慢性病或正在服药,带上病历和药物清单,方便医生参考。
3. 穿着舒适
体检当天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避免穿紧身衣或复杂装饰的衣物,别戴金属饰品。
4. 心理放松
体检前不要过度紧张,保持平常心。
5.家属陪同
建议家属陪同,尤其是行动不便或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
6. 及时沟通
体检时如有不适或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不要隐瞒病史。
三、健康小贴士:体检后如何“查漏补缺”?
1. 看懂体检报告
拿到报告后,仔细阅读,重点关注异常指标,及时咨询医生。
指标箭头≠生病:结合个体差异。如血脂尤其要关注低密度脂蛋白(LDL-C)。
肿瘤标志物高≠得癌:需配合影像学、胃肠镜等检查。
骨量减少别慌:及时补钙+维生素D+抗阻力训练。
2. 调整生活方式
根据体检结果调整饮食、运动习惯,比如高血脂患者少吃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分摄入。
3.建立健康档案
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如果有异常指标,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不要掉以轻心,连续性追踪。
4. 保持乐观心态
健康体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过度焦虑。
总之,体检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更得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健康长寿,乐享晚年!
老年人体检,不是“找病”,而是“防病”!
来源: 胡医生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