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这个让人烦恼不已的“小恶魔”,常常在不经意间就找上门来,让人瘙痒难耐、喷嚏不断。而抗过敏药,就是我们对抗过敏的“秘密武器”。但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抗过敏药,你知道该如何选择吗?
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抗过敏药选择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一、抗组胺药物“三代同堂”,各有千秋
(一)第一代抗组胺药物
**代表:**氯苯那敏(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优点:**这类药物价格亲民,效果也较为确切。
**缺点:**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产生中枢抑制作用,服用后常常会让人感到嗜睡、困倦、乏力,反应也会变得迟钝;另外,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还有抗胆碱作用,可能会让你出现口干、心悸、便秘等不良反应。
**注意:**如果你服用了这类药物,就千万别再驾车、进行高空作业或者操作精密仪器啦;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以及老年人患者,使用这类药物要格外谨慎。
(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代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菲那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等都属于第二代。
**优点:**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所以镇静的副作用比较小,不容易引起嗜睡;价格适中,抗过敏作用更强更广;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一天服用1次就可以。
**缺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这类药物。
(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代表:**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是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代表。
**优点:**它们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药物,抗过敏作用更强,疗效更确切,起效更快,药效持续时间也更长,副作用更少,几乎不会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和心脏毒性;非索非那定不经过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一些。
**注意:**早晨7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最强,对病毒或易致过敏药物的侵袭抵抗力最强,而抗组胺药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在凌晨减弱,所以早上服用抗组胺药疗效最佳。但如果药物有引起嗜睡的副作用,驾驶员和高空作业人员宜在睡前服用。
二、用药时间有讲究,提前预防效果佳
对于有发病规律的过敏,比如季节性过敏、过敏性哮喘,需要在发病前两周就开始规律服药,并在症状出现前1小时用药。例如对花粉过敏,每天清晨第一时间吃药后再出门,这样可以将体内的组胺控制在低水平,降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帮助我们平稳度过过敏季节。
三、服用期间禁忌多,千万不可大意
1.忌酒
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切忌饮酒,酒精会加重药物的嗜睡作用,让你更加昏昏沉沉。
2.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这既是预防过敏的重要手段,也是治疗过敏的关键环节。如果反复发生过敏,建议检测过敏原,尽可能远离致敏原,从源头上避免过敏的发生。
3.避免药物合用
①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合用,如地西泮、艾司唑仑、氯丙嗪等,这些药物与抗过敏药一起使用会使副作用加重。
②与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这类药物合用易引起心率失常,应避免一起使用。
③扑尔敏(氯苯那敏)要避免与复方感冒制剂合用,因为很多感冒制剂里都含有氯苯那敏,合用会导致药物过量,引起较重的不良反应。
4.谨慎选择感冒药
由于某些感冒药中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成分,因此服用感冒药时,抗过敏药物的选择要谨慎,避免相同成分重复用药。
5.饮食禁忌
用药期间应禁忌辛辣或腥膻食物,避免搔抓皮肤或热水洗烫,并暂停用肥皂,以免刺激皮肤,加重过敏症状。
小结
总之,抗过敏药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我们谨慎对待,要规律服药、逐渐停用,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药物过敏者)或者联合用药等需要遵医嘱。
只有了解各类药物的特点,遵循用药原则,注意用药期间的禁忌,才能安全有效地对抗过敏,让我们的生活远离过敏的困扰,重新恢复健康与舒适。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注意事项,在面对过敏时不再迷茫!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