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奕泽
初审:台婧
终审:赵银龙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一些疾病却悄悄地找上了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或手机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六十岁的大爷因为打喷嚏胸椎骨折”、“刚刚退休的阿姨摔了一跤,髋部骨折”,甚至一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因为一些不起眼的日常活动导致骨折或骨裂的发生,都是骨营养不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表现。由于一些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等骨病在近年来呈多发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那么怎么做到预防和筛查呢?血清学检查成为了我们的好帮手:骨代谢六项检查如同一名“忠诚卫士”,可以精准的帮助我们解码骨健康,守护骨安全。
骨代谢六项检查包含什么?意义如何?
骨代谢六项检测包含:降钙素、甲状旁腺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和25羟维生素D。这六项的检测意义分别如下:
降钙素:稳定血钙浓度,当血液中钙含量过高时,降钙素会促进钙向骨骼沉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强度。
甲状旁腺素:它与降钙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能够促进骨钙释放进入血液,增加血钙浓度,还能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水平能够反映骨形成的活跃程度,如果数值升高,通常意味着骨形成增加,可能是身体对骨质疏松的一种代偿反应。
骨钙素:反映骨代谢转换的关键指标,骨钙素水平升高,表明骨形成活跃;反之,则提示骨形成减少。
β-胶原降解产物:骨吸收的特异性标志物,能够反映破骨细胞的活性和骨吸收的程度。当水平升高时,说明骨吸收增强,这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较为常见,意味着骨骼正在被逐渐破坏。
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也是反映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其对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如果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会导致钙吸收障碍加速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一张骨代谢六项的检查报告单)
骨代谢六项检查从疾病成因与骨转换两个方面,为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骨代谢状态。例如,当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骨钙素水平降低,同时β-胶原降解产物升高时,表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这是骨质疏松症典型的骨代谢特征。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往往与甲状旁腺素升高相伴出现,说明了钙代谢紊乱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降钙素水平的异常也可能间接反映出骨代谢的失衡。这种多指标联合检测的方式,相比单一指标检测,能够更早期、更准确地发现骨质疏松症,为及时干预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哪些人群建议进行骨代谢六项检查?
疑似或已确诊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者:骨密度检测提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人群,需通过骨代谢六项明确骨丢失的原因(如是否因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等)。
存在脆性骨折或高骨折风险者:发生过脆性骨折(如轻微外力导致的脊柱、髋部、腕部骨折)的人群,排查骨折是否与骨代谢异常相关;有反复骨折史、家族脆性骨折史的人群,可以评估骨代谢基础状态,制定预防方案。
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患者:甲状旁腺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易导致高钙血症、骨吸收加速)或减退(易导致低钙血症、骨代谢减缓),可进行骨代谢六项检查明确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会加速骨吸收,需监测骨代谢指标评估骨损伤程度;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骨密度降低,需评估钙、维生素D代谢是否异常;肾上腺疾病如库欣综合征(长期糖皮质激素升高),可抑制成骨细胞功能,需监测骨代谢变化。
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抗癫痫药、化疗药等药物的人群,需定期监测骨代谢指标,可以提早发现药物导致的骨损伤。使用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患者,需通过指标调整用药方案。
存在骨代谢异常症状或体征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如腰背部、四肢骨痛)、肌肉痉挛(抽筋)、身高变矮、脊柱畸形等症状,排查是否因钙缺乏、维生素D不足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导致;儿童或青少年出现骨骼发育迟缓、骨骼畸形,评估是否存在钙磷代谢障碍。
胃肠道或营养吸收障碍者:患有炎性肠病或慢性腹泻等疾病,导致钙、维生素D吸收不良的人群,可进行骨代谢六项检测,评估营养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长期素食、营养不良或日照不足者,排查维生素D缺乏或钙摄入不足是否导致骨代谢异常。
其他特殊人群:有骨质疏松或骨代谢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青少年或中年人群,早期筛查骨代谢基础状态;孕期或哺乳期女性(钙需求增加,可能出现暂时性骨代谢波动)。
改善生活方式 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可从多方面入手:饮食上保证充足钙摄入,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作息上保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维持激素平衡;坚持负重运动、力量训练及平衡训练,增强骨密度和稳定性,适当多晒太阳;还要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奶制品是很好的补钙食品)
骨代谢六项检测如同我们骨骼健康的“晴雨表”,帮助我们充分的分析身体的激素水平和代谢情况,及时掌握骨骼的健康动态,也可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将影像学和血清学手段结合使用。日常生活中,从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细节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能让我们的骨骼始终保持健康强壮,支撑我们享受美好的生活。
来源: 吉大二院核医学赵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