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烟台浒苔爆发

烟台的海面又变成青青草原了。

这不是第一次。事实上,每年的6月至8月,包括烟台在内的黄海海域都会爆发“绿潮”。而引发这绿潮的,是一种名为浒苔的绿藻。

浒苔无毒,但繁殖速度极快。2023年年浒苔爆发期间,曾造成近海养殖区贝类大量死亡,仅日照海域直接经济损失就超千万元。浒苔引发的绿潮,已成海洋灾害。

浒苔“北漂”

绿潮第一次出现在我国黄海海域是在2007年,不过那场绿潮的最大覆盖面积仅有21平方千米,最大分布面积为1500平方千米。

单独看这组数据不明显,但对比一下第二年: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会帆船赛赛场设在青岛,然而就在奥运会开幕前两个月,黄海沦陷于绿潮之下,最大覆盖面积达650平方千米,是上一年的30余倍,最大分布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是上一年的16倍多。此后17年,浒苔绿潮成为黄海海域的梦魇。

浒苔来势汹汹,核心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导致其大量繁殖。与此同时,黄海南部海域(如:苏北浅滩)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更适合浒苔生长,而海流和风向作用,则促使浒苔向近岸区域扩散。

黄海浒苔,一般被认为来自苏北浅滩。苏北浅滩,是紫菜养殖的优良场所,也是浒苔的“安乐窝”。每年3—~4月,紫菜养殖末期,养殖户在处理紫菜养殖筏架时,虽然会对附着于筏架上的杂藻进行处理,但仍有漏网之鱼。浒苔孢子在洋流的带动下开始“北漂”,而入夏后的光照、营养、水温等也成为它们生长的催化剂,令其迅速进入野蛮生长状态,直至6月中上旬,形成绿潮。而此时,浒苔绿潮已经进入山东沿海海域聚集。

浒苔一旦形成绿潮,就会在海洋生态系统里上演“死神来了”。遮天蔽日的浒苔,会堵塞鱼类等生物的呼吸系统,致其死亡。当射入水体的阳光被阻挡,生长在水底的其他藻类也会因缺少阳光而死去。“罪魁祸首”浒苔死亡后,还会因腐烂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致使绿潮爆发水域失去生机。

而在海面和沙滩上,大量浒苔堆积,不仅会散发出恶臭气味,还可能会阻塞航道。可以说,浒苔绿潮直接影响着沿海渔业、养殖业、旅游业、航运等的发展。

近十年我国黄海海域浒苔绿潮发生情况(国家海洋局)

变废为宝

从苏北到山东,浒苔绿潮是在不断漂泊的过程中形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等它们漂到山东之后再打捞,其实有点晚了。

近年来,山东、江苏出动大功率船只和大型驳船,在浒苔绿潮爆发初期进行前置打捞工作,以有效减少海上浒苔生物量,延缓浒苔北上时间;同时,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船舶巡航等手段对浒苔进行全方位检测,预测其生长趋势和漂移方向,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而根据烟台、青岛、日照等地的处理方式,近海浒苔绿潮清理主要有三道防线:在重点海域布设拦截网,避免浒苔大面积靠岸;组建专业打捞船队,在重点海域附近进行打捞作业;对于不能拦截在海上的上岸浒苔,则要集中人员、机械设备,做到“随有随清、日产日清”,最大限度防止上岸浒苔腐烂污染环境。

浒苔清理

那么,清理出来的浒苔怎么办呢?

随意丢弃肯定是不行的,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在成灾之前,浒苔本身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没错,它是能吃的,新鲜苔条晒干后,切碎磨细,做在糕饼点心中,会有一股特殊香味。但是,看到绿潮时,好奇心旺盛的“吃货”一定要注意,千万别直接吃!能够鲜食或者烹食的,是条浒苔!你不认识它!

浒苔的出路有很多,主打变废为宝。它们可以被创新研发成基于浒苔多糖活性成分的绿色生物农药、新型植物疫苗和精准生物肥料。在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加工,以及优质养殖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上,浒苔也具有重要的潜力。而在生物能源领域,浒苔还可以通过厌氧发酵产生出沼气,进而制备成清洁能源。

在山东,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是一个标杆,他们开展的“浒苔多糖新型绿色高效农用生物制品创制与产业化”入选2024年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海状元”系列海藻肥已经走出国门,出口至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浒苔产品被市场选择,意味着在浒苔资源化利用领域潜藏着一片蓝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极为可观。同样是浒苔大户,江苏目前的资源化利用中,连云港市新型肥料研发占比最大,盐山射阳县则在加工保健品、海参饲料等领域积极探索。

这条路,我们走得风生水起,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要控制污染源,减少对营养源的陆源和海源的输入。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 我是科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