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这是一座

被塔克拉玛干沙漠

吞噬了上千年的神秘遗址

它是《鬼吹灯》中

诡谲的精绝古城

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加离奇

当考古学家踏入这片废墟时

发现储藏室的粮食颗粒未动

未拆封的文书整齐码放

房屋旁的狗至死都被拴在木桩旁

不知为何

城内的人们像是在一夜之间

突然消失了

(请横屏观看,如今这里已成废墟,摄影师@尚昌平)

图片

如今只留下

一场断壁残垣

一片枯死的胡杨林

以及史书中的一个名字

精 绝

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它为何突然出现?

又为何突然沉寂?

漫漫黄沙之下

究竟掩埋着怎样的谜团?

01

精绝初现

-西域精绝王国-

① 一则传闻

“北方的黄沙里

掩埋着巨大的财富

烈日下找寻

水会为你指引方向”

20世纪以前

一则神秘传闻

流传在昆仑山脚下的集镇

虽然只是人们平日聊天的谈资

却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和田地区大巴扎,图片来源@Alamy)

图片

那是一位生活在镇子内

名叫伊布拉欣的磨坊主

他沿着河流北上百余公里后

走到了尽头

一片林立着门柱与朽木的废墟

在他干涸的眼中浮现

(沙漠中出现的尼雅遗址,摄影师@刘玉生)

图片

至此

故事变为现实

传闻中的那片黄沙

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摄影师@沈久泉)

图片

指引方向的那条河流

名为尼雅河

它自昆仑山而下

往北深入塔克拉玛干

最终消失于黄沙之中

(请横屏观看,尼雅河发源于昆仑山脉,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内流河,摄影师@丁和)

图片

河流尽头的那片废墟

则是传闻中“财富”的所在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端的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置示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图片

遗址中的一片木简

昭示了这个地方曾经的真名

精 绝

(尼雅遗址中发现的写有“精绝”二字的木简,图片来源@国际敦煌项目/大英图书馆,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这个记载

与史料不谋而合

此地正是汉代西域地区

精绝王国的所在

(出自《汉书·西域传》)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一段被黄沙

掩埋了千年的往事

自此展开

(请横屏观看,尼雅遗址俯瞰,摄影师@丁丁)

图片

② 一份嘱托

“在我去世后

请把这块护膊

随我一同埋葬”

吩咐完手下之后

精绝国的国王

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以上的离别场景虽是想象

但这位国王的墓中

真的随葬着这样一件织锦护膊

(护膊出土时绑在墓主的手臂上,摄影师@刘玉生)

图片

这块锦究竟有何种魔力

能让一国之主如此看重?

一切都要从

一位使者的到来说起

公元前138年

来自西汉的使者,张骞

奉命出使西域

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

(瓦当上记录了汉朝大一统的功绩,图片来源@刘众&视觉中国,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

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

西域诸国自此受中央王朝管辖

精绝王国

便是其中之一

(请横屏观看,西域都护府中的西域国家,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图片

这里的人们

世代生活在尼雅河流域

距今3、4000年前

他们循尼雅河北上

到达了沙漠深处的尾闾地带

这里地势开阔、水流平缓

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家园

(尼雅河上游的湿地,摄影师@邬海锋)

图片

尼雅河流程不过200余公里

全年水流量也仅有2亿立方米左右

远比不上塔里木盆地其他内流河的辉煌

但它却有一个其它沿河绿洲

所无法企及的优势

那就是位置

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间地带

当你在丝绸之路南道上前行

尼雅河的绿洲

则成为了一处必须补给和休整的腰站

(丝绸之路上的精绝国,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图片

蒙古人种、欧洲人种、印度-阿富汗类型人种

不同的种族在此混杂

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沿河北上

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国度

(混杂的种族特征,是地处亚欧结合带的古代新疆大地上早期居民的共同特征,摄影师@阿迪力·那的尔)

图片

此时的精绝国

人口仅有三千余人

却也拥有完备的管理结构

可谓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精绝王国的人员结构,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为了更好地管理西域

西汉政府在丝绸之路沿线

设军队在此驻扎,从事农业生产

保障商旅往来和后勤供应

(司禾府印,是汉朝在西域屯田的见证,摄影师@刘玉生,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

中原的生产技术与文化

一同来到了精绝

代表中原最高纺织水平的织锦

一时风靡王国上层

(精绝贵族流行用织锦制作服饰,摄影师@刘玉生&刘众&动脉影&丁俊豪,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精绝王室成员们

也效仿中原的做法

在礼物上写下汉字互赠对方

(赠礼木简,图片来源@国际敦煌项目/大英图书馆,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就连孩子们的“小学课本

也开始与中原接轨

(《仓颉篇》是秦汉王朝时期全国通用的识字课本,摄影师@刘玉生,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处于丝绸之路节点的精绝王国

在交流中日益强盛

作为回报

王国自然也要协助汉朝退敌

那是一次中原对南羌的军事行动

作为中原王朝的盟友

精绝王国也参与了这场作战

战役大获成功

这块织锦

便是对精绝王的赏赐

(南羌可能是汉代甘肃西部至青海地区的羌族,这次战争被记录在了织锦之中,摄影师@刘玉生,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也许

这是精绝王心中最卓越的功勋

他将这块织锦制成护臂

伴他长眠

他相信

在五星的照耀之下

精绝王国与汉朝能够永远昌盛

(星河下的沙漠,摄影师@Tenpercent_)

图片

但他不会想到的是

在他去世后

无论是哪一方

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紧邻着老国王的棺椁

埋葬着另一对国王夫妻

但他们的死因

却预示着一场灾难

(精绝王室墓地M3男女墓主,摄影师@刘玉生,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考古工作者发现

男主人的耳后至颈下有刀痕

女主人面部充血、颈骨离位

据此推测

男主人很可能死于一场武力冲突

女主人则死于颈部的外力束缚

(该墓葬中出土的锦枕,其中的“王侯合昏”代表着汉代曾与精绝王国有过和亲,墓中男女可能就是和亲中的主角,摄影师@柳叶氘&动脉影,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东西汉交际之时,王室动乱

中原王朝自顾不暇

自然无力顾及西域地区

失去了监管的西域各国

开始了无止尽地互相攻伐

小国寡民的精绝

自然难逃灭亡的命运

吞并它的

是东边崛起的强国

鄯善(古楼兰)

(楼兰古城遗址,鄯善国的前身为楼兰古国,摄影师@姜鸿)

图片

这对夫妻

可能就是死在了这场动乱中

精绝王国最辉煌的时代

也随着他们的离世一同落幕

(尼雅王室墓地M3开棺现场,摄影师@刘玉生)

图片

王国覆灭后

精绝成为了鄯善王国下属的一个州

凯度因州

生活还要继续

这里仍是精绝子民们的家园

但有两个人

准备逃离这里

02

王的审判

-鄯善王国的法与情-

夜色已深

大漠在月光的映射下

依稀可以看见几个移动的身影

那是一对男女

和一匹满载行李的骆驼

这趟旅途注定凶多吉少

因为他们即将穿越的

是“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中的驼队,摄影师@滕洪亮)

图片

他们为何不惜冒生命危险

也要离开这里?

故事还要从不久前说起

这位名叫萨迦牟云的男子

爱上了邻居的妻子,妙可

不久,邻居意外去世

萨迦牟云与妙可便互生情愫

(沙漠中的情侣,摄影师@吴英淦)

图片

但按照当时的法律

丈夫亡故后

妻子必须回归她的母系部族

并由部族族长重新安排婚姻

萨迦牟云与妙可的“自由恋爱”

则不被社会认可

为了追求爱情

两人决定离开家园

私奔至沙漠的另一端

龟兹国

(龟兹古城的苏巴什佛寺遗址,摄影师@李文博)

图片

幸运的是

他们成功抵达了龟兹国

并在那里购置房产、生儿育女

但他们的内心深处

仍然渴望着回归故乡

(这是萨迦牟云在龟兹国的购房契约,摄影师@遗产君,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六年之后的一天

从遥远的鄯善国

传来新任国王登基的消息

萨迦牟云与妙可意识到

回家的时刻来了

他们携家带口

回到了鄯善国

将自己的经历如实上报给了新国王

也许是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

国王不仅亲自接见了他们

还下令将他们送回原来的住所

(新疆民丰县沙漠中的骆驼客,摄影师@郝沛)

图片

但好景不长

萨迦牟云一行刚回到家

便接连惹上了

三场官司

第一场官司

是妙可娘家所在的部族

起诉收回妙可和她的子女

这场审判惊动了国王

他和十七名官吏一同到场听审

(鄯善国时期,部分重大案件国王会亲自听审,并组织由官吏构成的陪审团,摄影师@肖怡宁,制图@西瓜&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图片

但萨迦牟云并不慌张

因为根据律法

当他们从外地来到鄯善的那一刻

他们便归属于这里的国王

(出自鄯善王国马伊利王6年1月10日判决书)

“若是逃亡者从外城来到王的自己的领域,他们归王所有

既然他们属于国王

那妙可的家族

自然没有权力再控制他们

第一场官司

就这样取得了胜利

半个月后

第二场官司打响了

这次是有人怀疑萨迦牟云

杀害了与其一同逃亡龟兹的伙伴

但由于缺乏实质证据

萨迦牟云再次获胜

第三场官司

则是萨迦牟云主动提出的诉讼

他向国王状告妙可的父亲

一直在骚扰他们一家

索要妙可的彩礼钱

好在有国王的支持

这场闹剧很快就被制止

(出自尼雅29号遗址KI637木牍)

“如果属实,请制止他们。将不再受理因妙可之缘故而对萨迦牟云的起诉”

萨迦牟云的胜诉

背后依靠的

是鄯善王国严格的律法制度

由于处在沙漠腹地

这里的水源受到严密管控

每个人用水都有配额

超出部分将会受到巨额罚款

(尼雅涝坝遗址,涝坝周围有树木环绕,摄影师@刘玉生)

图片

同样

树木在这里也是珍贵资源

若是有人不经允许砍伐活树

则需要经受对应的惩罚

(楼兰遗址出土的佉卢文木简中规定了砍树的惩罚,有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森林保护法

“凡砍伐一棵活树者,罚马一匹。伐小树者,罚牛一头。”

葡萄种植与酿造

是这里的支柱产业

专门设有收取酒税的酒局与税吏

如果敢拖欠葡萄税

就要罚15头骆驼

(葡萄种植至今仍是南疆地区的重要产业,摄影师@沈桥)

图片

不过葡萄酒是如此美味

萨迦牟云听说有位同事

竟然偷偷喝掉了征来的酒

(出自《新疆出土佉卢文残卷译文集》第567号简牍)

“税吏苏祗耶在彼屋内将酒浪费,应免去彼税吏之职 ”

萨迦牟云也成为了当地的官吏

7年间他尽职尽责

得到了王子的赏识

王子赠予了他房产、田地、牧场

甚至还有一座葡萄园

(请横屏观看,精绝地区居民生活场景示意,制图@西瓜/星球研究所)

图片

一切是那么美好

这些苦心经营来的幸福生活

却戛然而止

就在某一天

萨迦牟云与家人

连同精绝城的所有居民

都突然消失了

03

失落之城

-精绝消失之谜-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座城市为何会被废弃?

会是自然原因

作为精绝城的母亲河

也是唯一的水源

今日的尼雅河早已在这里断流

可以说城市的荒芜

必然与其有关

(尼雅河古河道,摄影师@张磊)

图片

但当我们仔细观察这片废墟

你会发现

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

从遗址周围的树木

和厚厚的淤泥堆积来看

在城址废弃当年

人们的生存环境并非如今这般糟糕

(尼雅遗址周围的胡杨树林,摄影师@沈桥)

图片

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房屋里不仅有大量囤积的粮食

重要的官府信件也都被

封存在罐内埋入土中

(尼雅遗址木牍出土现场,摄影师@刘玉生)

图片

另外

在一座房屋遗址旁

甚至有一只被拴在门口的狗

显然主人离开时已顾不上将它带走

导致它最终被活活饿死

(尼雅遗址房屋细节,图片来源@国际敦煌项目/大英图书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切都在表明

人们匆匆逃离了这里

他们究竟在躲避什么呢?

遗址出土的文书中

曾多次出现过一个陌生的名称

苏毗(Supis)

(遗址出土的文书中,大量记载了苏毗人对精绝地区的入侵活动)

“苏毗人之威胁令人担忧,汝等不可疏忽”

“现应注意和警惕苏毗人... ... 请从速派其他戍卒来”

“彼有一奴仆... ...被苏毗人抢走”

显然精绝当年

曾受到苏毗人的巨大威胁

也许是收到了敌人即将攻来的消息

城内的人们不得不在短暂时间内

快速收拾有限的财物逃跑

只给敌人留下一座空城

(尼雅遗址与离去的驼队,摄影师@沈桥)

图片

如果说居民的离去

是为了躲避战乱

那么在战争过去后

为何没有人再回到这里呢?

一种可能是战争中

无法避免的死亡

(尼雅遗址中散落的人骨遗骸,图片来源@国际敦煌项目/大英图书馆)

图片

在尼雅遗址的南部

有这样一座奇怪的城

不仅位置隐蔽

城内也十分空旷

简直是应急避难的绝佳场所

(据出土文书记载,这座城可能是国王临时安置难民的场所)

“去年,汝因来自苏毗人的严重威胁,曾将周邦之百姓安置于城内..."

不幸的是

城门和地面有火烧的痕迹

也许这座藏身之地

并没有帮助精绝居民躲过劫难

入侵者最终找到了这里

并一把火将城门烧了个精光

(被火焚烧的尼雅城南门,图片来源@浙江文艺出版社《楼兰尼雅》)

图片

那为何没有新的居民

迁入这座城市呢?

另一种可能是

交通价值的下降

在尼雅遗址以东

有一座名叫安迪尔的古城

同样在战争中遭到了毁灭

但它在不久之后

重新繁荣起来

(图为安迪尔古城中的佛塔遗址,尼雅河以东的安迪尔古城在废弃后,至唐代一度恢复居民活动,摄影师@丁和)

图片

但精绝却没有这份机遇

战争与环境的恶化

让原经精绝的交通路线被逐渐废弃

比尼雅河向沙漠延伸更长的

安迪尔、克里雅等河岸

成为新的丝路节点

噩梦成真

失去了居民的城市

河流逐渐枯竭

田畦慢慢干裂

绿洲家园沦为沙漠

(荒凉的尼雅遗址,图片来源@国际敦煌项目/大英图书馆)

图片

也许是塔克拉玛干的沙海

切断了生命之泉

也许是他国的铁骑

踏破了城墙

又或许是商路的改道

抽离了文明脉搏

不论原因为何

这个曾扼守丝绸之路

南道咽喉的绿洲城邦

最终在风沙中沉寂

(被沙漠吞没的尼雅遗址,摄影师@铁丐/李朝阳)

图片

几百年过去

当玄奘取经东归路过

只见周围芦草荒茂

精绝早已不复存在

(出自《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此处的“尼壤城”仅为精绝故地南部、于阗王国东部的边防城市,精绝已消失)

“... ...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 ...”

在这之后

再无史册提及它的存在

风雨将它侵蚀

砂砾将它湮没

最终只剩一个

遥远而又离奇的传说

(风沙中的尼雅佛塔遗址,摄影师@丁和)

图片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黄太极

图片:夏雪 设计:西瓜 地图:陈志浩

审校:苏楠&松楠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李钟鸣

审核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陈晓露副教授

注:

[1] 第一章开头的传闻描述经过了艺术加工处理,并非与现实完全一致。

[2] 关于尼雅95MNI墓葬区中M3与M8的埋葬顺序尚存争议,本文采用的是M8先于M3埋葬的观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梅村. 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M]. 文物出版社,1988.

[2]王炳华. 精绝春秋:尼雅考古大发现[M].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3]刘文锁. 走进尼雅——精绝古国探秘[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孟凡人. 尼雅遗址与于阗史研究[M]. 商务印书馆,2017.

[5](英)奥雷尔·斯坦因. 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6](英)奥雷尔·斯坦因. 踏勘尼雅遗址[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7]王炳华. 楼兰尼雅[M].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

[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8发掘简报[J].文物,2000,(01).

[9]侯甬坚. 西昆仑出山径流尼雅河与尼雅聚落[J].西域研究,2009,(01).

[10]刘洁. 汉晋时期西域精绝国与贵霜、苏毗关系考略[J]. 山东社会科学,2015,(04).

[11]段晴. 萨迦牟云的家园——以尼雅29号遗址出土佉卢文书观鄯善王国的家族与社会[J]. 西域研究,2016,(03).

[12]李后强, 李海龙. 尼雅古城废弃原因探析[J]. 中华文化论坛,2021,(02).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主笔、地图设计师、视频剪辑、三维动画师、图片编辑、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来源: 星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