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7日,当晨曦为英吉利海峡镀上一层金辉时,一架翼展如巨鸟般的奇异飞机正从法国加来海岸缓缓升空。驾驶舱内,美国人史蒂夫・普塔塞克紧握着操纵杆,机身表面镶嵌的1万6千余块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便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架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太阳能飞机“太阳挑战者号”。

“太阳挑战者号”的诞生源于一场对能源革命的执着探索。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全球意识到能源多元化的迫切性,美国航空工程师保罗・麦克里迪带领团队,耗时6年攻克了太阳能飞行的核心难题。这架飞机空重仅115公斤,却拥有24.6米的超长翼展,比波音737的机翼还要宽,这种设计能最大限度捕捉阳光。机翼表面覆盖的单晶硅电池板转换效率达19%,在正午阳光照射下可产生1500瓦功率,足以驱动一台小型电动机带动两叶螺旋桨。

7月7日7时15分,“太阳挑战者号”在法国西北部的一片草地滑跑起飞。普塔塞克回忆:“起飞时感觉像骑着一片羽毛,每一丝气流变化都能清晰感知。”飞机以平均每小时54公里的速度攀升至1600米高度,这个高度既能避开海峡低空的乱流,又能让太阳能电池板充分接收光照。飞行途中,机组通过地面雷达实时监测电池组温度和电量消耗,当云层遮蔽阳光时,电池储存的电能确保飞机不会失速。

经过2小时49分钟的飞行,“太阳挑战者号”于当地时间9时04分平稳降落在英国福克斯通机场。整个航程35公里,消耗的能源仅相当于家用吹风机运转3小时的电量。普塔塞克走出驾驶舱时,机身表面的电池板仍在持续充电,这一场景被媒体称为“向化石能源时代宣战的标志性瞬间”。

此次飞行的意义远超航空领域本身。它证明了太阳能不仅能为计算器供电,还能驱动飞行器跨越天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随后启动了“太阳神”太阳能无人机项目,将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8%;欧洲航空局则以此为基础,推动了“阳光动力号”环球飞行计划。如今,太阳能飞机已应用于气象监测、边境巡逻等领域,而1981年那架划过英吉利海峡的“太阳挑战者号”,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在法国航空博物馆“,太阳挑战者号”的原机被精心保存。机翼上仍能看到当年飞行时沾染的海盐痕迹,这些微小的颗粒见证了人类用清洁能源征服天空的第一步。正如麦克里迪所说:“我们飞的不是距离,而是对未来的信心。”

参考来源:人民网、国家能源局官网、澎湃新闻

来源: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