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4日是国际长臂猿日(International Gibbon Day),其设立目的旨在引起社会公众对长臂猿的关注,号召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为保护长臂猿采取积极行动。

一、你了解长臂猿吗?

长臂猿们栖息在东南亚的雨林中,食谱以浆果与嫩叶、花苞为主,平时利用超长的手臂交替抓握树枝、悠荡前进,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则将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

在古代,西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东有“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可见长臂猿分布之广。如今,中国的长臂猿却仅生活在西南边陲的原始森林斑块中,野外种群总数不足1500只,游走于灭绝的边缘,亟待保护。

二、你见过长臂猿吗?

南宁市动物园从1982年起与长臂猿结缘,至今已有近40年。每天,园里的长臂猿们都会通过鸣叫相互交流,那么,它们都是哪种长臂猿呢?

1、戴帽长臂猿

它们头顶有一圈与头部毛发不同的圆形毛簇,形似帽冠,并因此而得名。据保育员们观察,每只戴帽长臂猿的“帽”型都不一样哦。

2、黄颊长臂猿

它们的名字来源于雄性脸颊两旁的金黄色块,范围可以从嘴角覆盖到耳下。同时,它们还会因为性别或年龄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体色。小时候,它们与母亲同色,半岁左右时会逐渐转变为与父亲相同的黑色;此后,雄性的毛色不再变化,雌性则在成年时变回幼年时期的淡金色。

3、白颊长臂猿

它们有着与黄颊长臂猿相近的外形,相同的变色过程。不同的是,雄性脸颊两侧的毛发为白色,而且色块更大,可以一直延伸至耳朵上方,雌性仅在面部有少量白斑。

长臂猿是热带雨林原真性、完整性的指标物种,保护它们,同样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而了解它们,是保护它们的第一步。护“猿”山水间,世界有“猿”份,趁着秋高气爽,一起来动物园看长臂猿、学习长臂猿知识吧!

来源: 南宁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