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唐徕中学-陈建怡-辅导老师:席嘉语

“滴——身份验证成功”。带有水蓝色花纹的大门缓缓打开,我从悬浮椅上转过头,看着从门外冲进来的身影。

京京兴奋地说:“乐乐,走啊,水稻公园的水稻又长出来了,听说这次有一株特别高大,咱们去看看吧!”我扔下手里的实感游戏机,跳上移动板,拿上相机,激动地说:“走啊,我的水稻相册急需补充呢!”

移动板带着我和京京飞速移向科技南街的水稻公园,到达目的地后,我照例为公园门口袁隆平爷爷的虚拟影像拍了照片。京京早就兴奋的冲上前去问好,我走过去笑嘻嘻的问过好后就和京京走进了郁郁葱葱的水稻公园。一进门,扑面而来的纯朴的泥土与露水混合在一起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买了一杯招牌酿米汁,清甜的口味使人心情愉悦,再咬一口新品种稻米饼,暖洋洋的,真舒服啊!我们在沉甸甸的稻穗下散步,看着小孩子们在稻林间穿梭、嬉戏打闹。

突然,京京惊呼一声,快速向林间跑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上她的步伐,绕过几株水稻后,我看到了一片稻田。不同于公园中其他稻田里的水稻,这片稻田中的水稻可以称得上是矮小。京京弯下腰,抚摸着巴掌大的稻穗喃喃道:“奇怪,这么古老的品种怎么还会存在?”“考古人员在考古过程中找到了古代残存的水稻种子,技术人员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了不少,并在这里播种。目前,全国仅有这么一块古稻田。”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我惊讶地回过头望去,看见一个与袁隆平爷爷有三四分相像的机器人站在我的身旁。见我回头,他和蔼地笑笑说:“我是编号袁1975号的研究助手,也是这片古稻田的管理员。”

听他是管理员,我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小心翼翼地问:“这片古稻田可以拍照吗?”袁1975摇了摇头,惋惜地说:“不可以,这片古稻田太脆弱了,且十分珍贵,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发育成长,才栽种在这深处,避免游客拍照与触碰。如果你想要图片,我可以把以前的古道田照片分享给你。”我本来失落而低下的头立马抬了起来,双眼放光地看着他:“真的吗?谢谢您!”袁1975笑着与我分享古稻田的照片。京京站在一旁,好奇地问:“可现在的水稻早已无比高大,这样矮小的古稻种植出来是为了什么呢?”袁1975缓缓开口:“这样矮小的水稻,现在自然没人会吃了。”说着,抬头看向那些遮天蔽日的隆③型水稻。“但正是这些古稻让古人们填饱了肚子,发展成了如今的隆系、平系水稻。古稻的存在,不是为了食用和观赏,而是替袁老看看这长势喜人的水稻,看看如今发达的科技与他那已经实现的禾下乘凉梦。”闻言,我与京京也抬头看着那高大而又茂盛的稻林。

天色渐晚,我们走出水稻公园,与“袁隆平”爷爷道别。“古稻上蕴含着古朴而又纯粹的科学精神与追梦精神,这值得我们细细研究,深入学习。”我合上电脑,躺入休眠舱,做个稻香味的梦。

来源: 宁夏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