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守全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王 诚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1.什么是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1]。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心脏性猝死每年“杀死”多少人?

美国每年有32万多人在医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发病率为103.2/10万,平均年龄66岁,抢救成功率仅为5.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料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1]。

3.哪些人会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复杂,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特点为不可预料性——无论患者是否合并已知心脏疾病,死亡发生的时间和形式均难以推测。因此,应对心脏性猝死的策略以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1]。

4.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带您解读心脏使用说明书

- 心脏的构造

心脏像一个两室两厅的“房子”,四个房间分别是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四扇门窗指的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墙壁是心房和心室壁(心肌);水管是心脏的血管;电路是心脏的电传导系统。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 规格型号

外观像一颗,大小与本人握拳相似,重量因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不同而有差异。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 作用

心脏是永不停歇的“动力泵”,推动血液流动。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按平均寿命75岁计算,一生大约要跳动30亿次。

若以安静心率70次/分、单次泵血量70ml计算,每分钟泵血约5升,其终生做功量相当于将3万公斤物体举至喜马拉雅山顶峰。

5.哪些因素会伤害心脏?

- 不可控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种族和民族;

- 可控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糖、缺乏体育锻炼、肥胖、高脂血症;

- 其他危险因素:A型性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长期口服避孕药等[1]。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6.心脏会出现哪些问题?

如血管的狭窄堵塞(胸痛)、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心律不齐,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缺损,主动脉夹层,猝死等。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7.心脏的日常养护

- 动起来:日常活动、伸展运动、休闲运动、抗阻训练需合理搭配,避免久坐

- 吃得好:食物多样、粗细搭配,遵循平衡膳食原则[2]

- 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以橄榄油、低脂蛋白(禽肉、鱼虾)、抗氧化蔬果及坚果为主

- 康复管理:需综合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及戒烟五大处方

图7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8.心搏骤停的急救

心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3]

图8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 医疗干预

具体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及外科治疗,需经专业医师评估。

图9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 心脏的使用期限

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图10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 心脏是身体最精密的仪器

图1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善待自己的心脏,零件难配不好修;

维修费用特别贵,还是原装最可靠。

世界心脏日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为提醒人们的重视,世界心脏联盟确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脏日”。2011年起,每年9月29日。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参考文献:

葛均波,王辰,王建安.内科学(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顾伟,孙子程,张文博.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24,44(05):369-375.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