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李珩(1898年12月22日~1989年8月19日)是我国近现代天文学家,字晓舫,四川成都人,他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者。李珩于1922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数理系,1925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博士毕业后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抗战期间,他主编出版过《物理学报》《宇宙》杂志。1948年赴美访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在华西协合大学任教。1951年,李珩任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并担任佘山观象台和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他整理并分析了这两个天文台的观测资料和照相底片,基于此出版了一些论文,并建立了科学的历史数据保管制度。1953年,《天文学报》创刊,李珩担任首任主编。1962年,佘山观象台和徐家汇观象台合并成立上海天文台,李珩被任命为第一任台长。他一生出版了数十篇学术论文、50多册书籍、300多篇天文科普文章,对于提高我国天文专业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普及天文科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1934年编写的《球面及实用天文学讲义》和《天体力学讲义》是我国最早的天文教材之一,天文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大众天文学》和《诺顿星图手册》等经典著作均曾由其翻译,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副主编和《辞海》天文学分科主编。李珩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上海市天文学会理事长等职。图为1941年甘肃临洮日全食观测队合影,右四为李珩,图像来源:云南天文台
来源: 星明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