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他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设计者,他是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在中国的18种型号火箭中,有12种是他担任负责人设计研制出来的!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
1921年7月26日,他出生于云南,与党同龄,命运也自此与国家紧密相连。早年,目睹国家贫弱、同胞困苦,17岁的王希季在心中埋下“工业救国”梦想的种子。1948年,他赴美留学,攻读动力与燃料专业。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条件,踏上归途。
回国后,王希季投身教育。1958年,因国家航天事业需要,他被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负责探空火箭研制。当时,团队面临技术空白、设备匮乏的困境,但王希季带领队伍,因陋就简——用厕所改装测试室、靠自行车打气筒给燃料加压。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成功发射,虽仅飞行8公里,却拉开了中国航天探索的大幕。
1965年,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他创造性地将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融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中国航天进入全新时代。
随后,他转向返回式卫星研制。面对全新领域,王希季提出“弹道式返回”方案,带领团队攻克着陆回收等关键系统技术。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并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此后,他又主持研制了6颗返回式卫星。
晚年的王希季依然心系航天,参与推动“863计划”,为载人航天工程建言献策。他力主发展载人飞船,提出空间站建设思路,为“神舟”系列发展指明方向。
1999年,王希季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王希季用一生的奉献,践行了他的誓言:我愿做太空的铺路石!他用一生的拼搏,诠释了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限忠诚。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