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贺兰县第二高级中学-张铭轩
“滴滴滴滴,现在是星际时间下午7点整……”随着报时,我进屋坐在了电视前的沙发上,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于2668年10月27日,‘稻种一号’正式面向世界我们相信中国智慧会为世界提供帮助……”我关了电视,躺在沙发上自言自语起来“‘稻种一号’是我们团队上代产品,等这代出来肯定会颠覆世界,我们要追随袁老的脚步啊……”
顺带一提我现在所处的地方叫“月兮”是“太虚”星系的第三行星隶属信国,体积是地球的0.98倍,质量是地球的1.02倍,适宜人类居住。与银河系相类似,这里也有一颗恒星,我们称之为“曦和”。这里空气的含量为氧15%氮77%氦气等其他气体占8%。由于氧气含量与地球有差异,信国在所统领的区域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研究所,为信国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我叫晓轩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们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出适宜在当下种植的水稻,我们称之为“育种计划”。在人类迁徙来的20年里这个计划一直在进行着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稻种一号”为水稻种植开创了先河,为世界提供了样本,世界发展看中国。
在我工作的这5年中我见证了发展的艰难期。先是开垦土地,与地球不同这里的土壤硬度高,矿物质含量不同,所以这里的土壤大多呈青灰色。不过好在肥力还算高,可以满足水稻需要。其次是育种,在植株选育方面我们只能参考从地球带来的种植进行尝试培育,然而600多年前袁隆平老先生提出的“杂交水稻”技术时至今日仍能使用,这个信息无疑是让我们十分激动的。在我看来水稻育种重要的是品质,其中包含了高产。
在当今食物匮乏的年代最重要的就是高产。而高产并不意味着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质量产量双丰收。今年4月15日开始种第一批水稻,在此期间插秧是必备的,每次都会腰酸背痛,然而不下还算是搞农科的吗?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也要把任务完成,好在历时两天完成了种植任务,没有耽误它们的生长。
我见证了他们从低矮如同小草一般,渐渐长得越发挺拔,然后发出稻穗,由青绿色变为金黄色,金黄的麦穗在稻田间晃动,我好似又看到了希望。在我们的悉心照料下,水稻逐渐适应了月兮的生活。绺绺稻穗承载着满满的稻谷,也承载着我们的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曦和的光洒入田间绺绺麦穗着上了光的色彩,在田间行走,似乎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生命的悸动,一切都是那样亲近,我似乎能体会到袁老当时的心情,我也能与前辈感同身受。我们等的就是这么一天!杂交水稻覆盖世界的一天!
人的一生很短,又很长,绺绺稻穗承载的是先辈的遗愿,承载的是基因,承载的是传承。无论我们生逢何时都该为之奋斗不是吗?生命是短暂的,但生命可以延续,终有一天我们会被世人铭记,生命成为永恒,而这绺绺稻穗就是纽带……
来源: 宁夏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