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最近总说“没意思”,连最爱的象棋都提不起劲;王阿姨明明吃得不多,却常喊胃胀背痛……岁月沉淀智慧,却也悄悄带来健康挑战。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需要我们更精心的照顾。

6月23日-29日是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主题为“银龄健康,从心启航”**,旨在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如何守护银龄健康?这份指南请收好↓↓

【老年体检:精准导航,健康无忧】

定期体检,是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25〕7号)中明确提出:“组织做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增加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切实做好视力听力粗测判断,继续开展认知功能初筛。”

以下检查项目,可作为参考↓↓

基础项目不可少——

  • **三高”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是心脑血管风险的“晴雨表”。

  • **脏器功能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反映身体基础运转状态。

  • **癌症早筛:**胃肠镜、低剂量肺部CT、乳腺超声/钼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等,是发现早期癌症的关键武器。

专属项目多关注——

  • **骨密度检测:**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19.2%【来源:《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早筛早防骨折风险。

  • **认知功能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早发现记忆减退信号。

  • **跌倒风险评估:**步态、平衡能力、视力、居家环境评估,预防“人生最后一次跌倒”。

  • **营养状况评估:**肌少症筛查(如握力测试)和膳食分析,避免“隐形饥饿”。

  • **颈动脉超声等血管检查:**评估动脉硬化程度,预防脑卒中。

【老年抑郁:识别“心灵感冒”,重拾生活微光】

老年抑郁症绝非简单的“心情不好”,它常披着**“躯体不适”**的外衣——持续的疲乏、难以解释的疼痛、食欲睡眠紊乱、注意力减退,甚至伴有“拖累家人”的强烈自责感。

有研究显示,大概有半数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首次症状,并不是说心情不好,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身体不舒服去就诊。尤其是在独居、丧偶,或身体得了慢性病时,这些对其来说是一种应激,表现得身体不舒服会更为明显。通常这种情况下,患者觉得“身体语言”更容易理解,也更愿意倾向于用身体不舒服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

一图读懂“老年抑郁”↓↓

夕阳并非迟暮的符号,而是阅历沉淀的勋章。一次全面的体检,一份用心的倾听,一个温暖的社群,都是守护这份珍贵勋章的力量。
健康晚年,不仅是生命的长度,更在于心灵被阳光照亮的每一寸时光!

信息来源 | 参考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中国疾控中心、健康时报等

来源: 北辰医院资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