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对灵芝孢子粉的主流宣传中,大都聚焦灵芝粗多糖、总三萜,忽略了对小分子化合物(如麦角甾醇、麦角硫因)的关注。今天,我们聚焦“麦角硫因”这一重要有效成分。
如今是追求健康与长寿的时代,麦角硫因其强大的抗氧化效果,以及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成分,护肤品宣传它是 “抗老黑科技”,保健品称其为“营养黄金”,就连零食饮料都强调麦角硫因对人体的帮助。因人体无法自身合成麦角硫因,只能靠 “吃” 来补充。所以,这个成分究竟有多神奇?今天我们从科学角度来了解一下。
麦角硫因最初在真菌中被提取,后发现它广泛分布于灵芝、蘑菇等食药用菌中。
麦角硫因:人体的 “抗氧化卫士”
麦角硫因自1909年就被发现以来,便以其卓越的抗氧化性能备受关注。经研究发现,它能精准地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人体细胞的损害。在人体内,麦角硫因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清除危险分子:作为次氯酸的 “克星”,麦角硫因可以迅速中和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次氯酸,保护红细胞免受攻击。同时,它还能抑制过氧亚硝基阴离子,为炎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线粒体守护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Bruce Ames 称麦角硫因是“长寿营养素”。它能够借助 OCTN - 1 转运蛋白直达线粒体,这个细胞的 “能量工厂”。在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场所,麦角硫因直接清除 ROS 自由基,从源头对抗细胞衰老,其安全性也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认可。(6)
麦角硫因最为突出的是抗氧化效果,研究表明,它的抗氧化效率比谷胱甘肽有效34倍(1),比水果和蔬菜中的多酚抗氧化能力强10倍(2)、在抑制脂质过氧化方面比辅酶 Q10 效果好 271% (3)、将细胞活力(健康细胞与总细胞的比例度量)提高了 45%,并防止了对线粒体和 DNA 的损伤(4)。还有研究表明,麦角硫因能抵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对抗紫外线、电子辐射对皮肤的伤害。
独有去壁技术:麦角硫因提升33倍
寿仙谷作为《中医药-灵芝》ISO国际标准制定承担单位,在灵芝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灵芝品种、有机栽培体系、独有的破壁去壁技术,使得其研发的“去壁灵芝孢子粉”中的有效成分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灵芝酸、多糖肽、麦角甾醇、麦角硫因等营养功能因子与常规破壁灵芝孢子粉相比,含量提高了数倍以上。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去壁灵芝孢子粉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为0.099g/100g,比破壁灵芝孢子粉提高了33倍。这一技术突破,开创灵芝孢子粉“去壁高效吸收应用”新时代,让麦角硫因的健康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协同作用:健康天团的强强联合
寿仙谷去壁灵芝孢子粉中的麦角硫因并非孤军奋战,它与其他活性成分共同组成了一个 “健康天团”,发挥着协同增效的作用:
**抗氧化 CP:**麦角硫因主攻自由基清除,而灵芝多糖则擅长调节免疫。二者双管齐下,共同延缓细胞老化,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免疫力强化:**麦角硫因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灵芝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则协同调节免疫系统,全方位提升身体抵抗力,帮助机体抵御疾病侵害。
**健康全能手:**灵芝三萜类化合物除了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能调节血脂、保护肝脏。与麦角硫因协作,共同守护心血管、肝脏等多器官健康,为人体搭建起全方位的健康防线。
科学认证:安全有效的健康之选
麦角硫因的安全性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在欧洲食品安全局被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补充剂使用,甚至在孕妇和婴儿中也被许可。在美国,它被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授予一般认为安全的地位。
从吸收情况来看,麦角硫因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极高。一项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45 名健康人接受安慰剂、5mg 或 25mg 封装的麦角硫因每天服用,持续 7 天,并进行额外 4 周的随访。结果显示,麦角硫因被迅速吸收并大部分被身体保留,血浆麦角硫因水平大幅增加,而尿排泄仅增加极小(<4%),吸收率高达 96%!(5)
在人体内的吸收和转运主要发生在肠道内,肠道内的一种溶质载体对麦角硫因具有高特异性,负责摄取麦角硫因。这使得麦角硫因能够高效地进入人体循环,发挥其健康效益。
健康选择:寿仙谷去壁灵芝孢子粉
每天 1 包寿仙谷去壁灵芝孢子粉,开启天然、安全、有效的健康新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细胞抗氧化、守护免疫防线,由内而外抵御岁月痕迹,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Franzoni, F, et al. Biomed Pharmacothera-py, 2006, 160, 453-457.
2. Rougee M, et al.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1988, 47(4):485-489.
3. Dong, K, et al.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07, 6(3):6.
4. Paul BD, et al.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10, 17, 1134–1140.
5. Tian, Xiaoying, James L. Thorne, and J. Bernadette Moore. "Ergothioneine: an underrecognised dietary micronutrient required for healthy ageing?"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 129, 2023, pp. 104 - 114, doi:10.1017/S0007114522003592.
6.徐晴元,游俊健,林俊芳,等.灵芝麦角硫因高通量检测方法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2.
来源: 寿仙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