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蔬菜生产中,采用药剂灌根防治根部病虫害是一种常见方法。按照使用要求,将药剂兑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装入喷雾器内(去掉喷头),往植株根部浇灌,这种方法适宜防治黄曲条跳甲、地老虎等害虫和软腐病、疫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但是,使用不当,不仅事倍功半,还会有副作用,在使用药剂灌根时,请注意以下方面。

一、注意灌根时间

灌根宜早不宜迟,前期不仅用药量少,效果也更好,越往后效果越有限。可以在蔬菜在定植后5~7天,通过灌根预防病虫害或在病虫害始发期,尽快灌根用药,一般间隔7-10天,重复2-3次。此外,灌根前后不宜浇水,一是会降低药效,二是土壤太湿,容易沤根,增加染病风险。尽量选择两次浇水中间进行灌根,把时间间隔拉开来。

二、注意灌根用药选择

不是所有病虫害都适合灌根防治,主要还是以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虫为主,地上部病虫害还是以喷药为主。尽量少用或不使用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不好溶解的农药剂型,选择易溶解、内吸性好的药剂使用。高残留农药不能用来灌根,禁用农药不准使用。除了有针对性选择灌根药剂外,还可以搭配养根类肥料,如甲壳素等,提升防效,保护根系。

三、注意灌根浓度

用于灌根的药液浓度会适当调高一点,土壤湿度大的时候尤是如此。但是,在没有相关经验或者未开展预实验之前,还是要谨慎用药,控制灌根浓度,避免药害发生。

四、注意灌根药液用量

灌根时,在土壤湿度适宜的时候(见干见湿),每株药液用量一般为150mL左右。根据土壤湿度灵活调整灌根用药量,土湿用药量可减少至100mL左右,土干用药量可增加到250mL。

五、不要只灌病株

发现病虫害需要灌根时,即使零星发生,也不能只灌病株,应把全部植株都灌一遍,才能起到整体防治的效果,避免来来回回反复传播。

六、考虑到菌肥或菌剂使用情况

近期使用过菌肥或菌剂的田块,预防病害时,尽量不要用杀菌剂灌根,以免将根部土壤的有益菌杀死,失去其应有效果。但是,根部病害已发生时,需要用杀菌剂直接用,可以不考虑菌肥或菌剂效果。

灌根出现药害怎么办?

1.发现药害后,立即迅速浇水一次,稀释土壤中药液浓度。

2及时用生根剂、复硝酚钠或芸苔素内酯等喷淋加灌根,缓解药害,促进植株长势恢复。

来源: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