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腰酸背痛早已成了不少人的“家常便饭”。当你揉着僵硬的腰部继续伏案工作,或是强忍着疼痛弯腰抱起孩子时,可能不曾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正在悄悄“压垮”你的腰椎间盘。腰椎间盘突出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青少年,都开始饱受其困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不良习惯背后的健康隐患。
一、腰椎间盘:身体的“减震器”
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组成的软垫结构,堪称人体的“减震器”。髓核像果冻一样柔软,位于椎间盘中央,能缓冲压力;纤维环则如同坚韧的外壳,包裹并约束髓核,维持椎间盘的形态。在日常活动中,无论是行走、跳跃,还是扭转身体,腰椎间盘都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支撑和缓冲,保证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但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会逐渐流失,弹性和韧性也会下降。再加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这个原本坚韧的“减震器”就可能出现问题。当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髓核突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脊髓,就会引发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不良习惯:伤害腰椎间盘的“隐形杀手”
1. 久坐不动:让腰椎“不堪重负”
很多人每天上班一坐就是8小时甚至更久,下班后又窝在沙发里玩手机、追剧。在久坐状态下,腰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原本该由肌肉分担的压力,全部转移到了腰椎间盘上。研究表明,坐着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是站立时的2倍,弯腰坐着时压力更是高达站立时的4倍。长期久坐,椎间盘持续受压,纤维环就容易出现劳损、破裂,进而导致髓核突出。
而且,久坐还会使腰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加速其退变过程。办公室人群、司机等都是久坐的“高危人群”,他们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2. 弯腰姿势:给腰椎“雪上加霜”
弯腰捡东西、弯腰拖地、弯腰搬重物……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弯腰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集中在前方,尤其是突然弯腰或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会使椎间盘受到的压力骤增。
以弯腰搬重物为例,很多人习惯直接弯腰抱起地上的物品,这个动作会让腰部肌肉瞬间承受巨大拉力,同时腰椎间盘所受压力也会急剧上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蹲下,将物品拉近身体,再利用腿部力量慢慢起身,这样能有效分散腰部压力。
3. 搬重物姿势不当:成为腰椎的“致命一击”
除了弯腰搬重物,搬取过重的物品,或者搬东西时身体扭转,都会对腰椎间盘造成严重伤害。当我们搬重物时,腰部肌肉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如果物品过重,超出了肌肉和椎间盘的承受范围,就容易导致肌肉拉伤、椎间盘突出。而身体扭转搬物时,椎间盘会受到扭转应力,这种应力对纤维环的破坏力极大,很可能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
三、如何保护腰椎间盘?从日常细节做起
1. 避免久坐,定时活动
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5 - 10分钟,可以简单地伸伸懒腰、扭扭腰、踢踢腿,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也可以在座位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锻炼,如挺直腰背,轻轻转动腰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条件允许的话,使用升降桌,尝试站立办公,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2. 保持正确姿势
站立时,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使脊柱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坐着时,选择高度合适、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保持腰部挺直,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线;弯腰时,尽量屈膝下蹲,避免直接弯腰。日常活动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
3. 科学搬物
搬重物时,遵循“蹲下、拉近、起身”的原则,避免弯腰和扭转身体。如果物品过重,尽量寻求他人帮助,或者借助工具搬运。此外,在运动健身时,也要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损伤腰椎。
4. 加强腰部锻炼
适当的腰部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减轻椎间盘的压力。推荐游泳、小飞燕、五点支撑等锻炼方式。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处于失重状态,既能锻炼腰部肌肉,又不会对腰椎造成额外压力;小飞燕和五点支撑则可以直接强化腰背肌,每天坚持练习,能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的健康关系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习惯,正一点点威胁着腰椎间盘的健康。从现在开始,改变不良习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支柱”,别让腰椎间盘突出成为影响生活的“绊脚石”。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腰椎,享受轻松自在的生活!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重症医学科 崔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