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快没电了,我们会心慌;汽车快没油了,我们会着急。但您有没有想过,如果维持您心跳的“救命神器”快耗尽了,会怎样?起搏器,如同植入体内的“微型发动机”,默默为不规则跳动的心脏提供稳定的节律,而这个默默守护心脏的小卫士,它的持续工作,全依赖于内部那块精密而有限的电池,如同所有的电池一样,它终有“退休”电池耗尽的时候。那么对于依赖起搏器的朋友来说,及时识别“救命电池”耗竭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别让心脏的“发动机”突然熄火,这篇文章带您看懂那些关键预警灯,教您如何应对。

电池耗竭的表现

电池耗竭的表现可分为两大类:通过医疗设备检测的客观信号和患者自身可能感知的症状

医疗设备检测信号(通常最早、最可靠,需要医生通过程控仪发现)

电池电压下降/阻抗升高:

常规随访中用程控仪检查时,会显示电池电压下降,电池阻抗升高的明确指示。这是最早、最明确的耗竭指示。

起搏频率的改变(频率改变)

基础频率下降:起搏器可能自动将基础起搏频率降低到一个预设的“更换指示频率”,例如从60次/分降到50次/分

磁频率改变:当医生在起搏器上方放置磁铁进行测试,起搏器发出的特定“磁频率”会下降到预设的更换指示频率(例如从100次/分降到85次/分)。

程控仪报警:

程控仪在检测起搏器时,会明确提示“ERI”或“择期更换”等报警信息。

模式转换:为了节省电量,部分起搏器会自动切换到更简单、耗能更低的工作模式(例如,从DDD模式切换到VVI模式),这可能会影响起搏器效果

患者主观症状表现因人而异,取决于对起搏器的依赖程度)

依赖程度低的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

依赖程度高的患者:症状会更明显,更严重,因其自身心跳节律不足以维持正常循环。

头晕或眩晕:最常见,由于心率过慢导致脑供血不足。

疲乏、乏力、活动耐量下降:全身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悸:感觉心跳不规则、漏跳、过快或过慢

气短:尤其在活动时,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导致

晕厥或接近晕厥:最危险的症状,表明脑部严重供血不足,需要立即就医

胸痛或者胸闷:心脏供血不足可能诱发心绞痛

原有心脏病症状复发或加重:如心力衰竭症状(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感觉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有时感觉到心跳模式与平时不同

应对措施与注意事项

紧急处理(当出现症状时,尤其是严重症状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头晕晕厥胸闷气短等症状,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或心血管专科就诊!对于起搏器依赖患者,这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保持镇定:患者和家属须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和焦虑

临时措施:(在等待医疗救助时)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且无自主呼吸/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感觉头晕、乏力,可帮助保持坐位或半卧位

日常管理预防(最关键

定期随访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进行程控随访检查。这是早期发现电池耗竭的最可靠方法,不要因为“感觉良好”而忽视随访

了解自己的起搏器:清楚自己的起搏器型号,植入时间、预计电池寿命和下一次随访时间

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卡片上包含重要信息,方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关键信息

自我监测

定期测脉搏:学会正确测量脉搏,如果脉搏持续、明显慢于设定的基础频率,应及时就医

留意身体信号:记录并关注任何新出现的或加重的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晕厥前兆等,一旦出现,及时联系医生或就诊

生活方式注意

避免强干扰源:远离强磁场(如大型电机、磁共振检查机器、高压电线)等可能干扰起搏器工作的环境。保持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适当距离(通常建议15cm以上)

适度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保持作息规律和合理饮食:有助于整体心血管健康

核心原则:

起搏器电池耗尽是可预且可管理的。定期程控随访是预防电池耗竭导致严重后果的基石。患者应充分了解自身起搏器的状态,在接近预期使用寿命终点时提高警惕,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更换准备。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尤其是严重症状,务必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CCU 谭楚怡 护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CCU 马芳芳 副主任护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CCU 夏莹 副主任护师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程中伟 副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