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癌症会传染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癌症的确不具有传染性,因为它并不会由患者传给密切接触者。但有趣的是,癌症与感染并非毫不相干。大量研究表明,全世界大约六分之一的癌症病因包含感染因素。
那么,究竟是哪些感染因素会导致癌症发生?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癌症发生的呢?我们又该如何从这一角度预防癌症发生?
这些微生物居然是Ⅰ类致癌物
所谓癌症,亦称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细胞的恶性增生,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预后差,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远离癌症,一直是大众较为关切的健康话题。
众所周知,癌症是由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引发的疾病。在诸多致病因素中,有一类因素不可小觑,那就是感染,因为它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感染的定义是由生物因子——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炎症。然而,某些病原体在感染机体后,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癌症。
目前,由某些微生物造成的感染已被视为人类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证实,全球约有20%的癌症与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有关。其中,11种病原微生物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列为Ⅰ类致癌物[1],包括EB病毒(EBV)、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卡波西肉瘤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KSHV/HHV-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HIV-1)、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幽门螺杆菌(Hp)等。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攻击目标,因此会引发不同的癌症。譬如,EBV感染与鼻咽癌以及多种淋巴组织肿瘤发生有关;HBV和HCV感染会引发肝癌;高危型HPV感染会引发宫颈癌;Hp感染则可能引发胃癌,不一而足[1]。
图源:参考文献[1]
微生物致癌的可能原因
总的来说,微生物致癌的机制大致有以下情况:
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可以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会改变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并影响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基因及其产物[2]。
值得注意的是,HIV-1并不直接引发癌症,但却与许多癌症有关,而这些癌症往往与其他致癌病毒感染相关,尤其是卡波西肉瘤、淋巴瘤、肛门癌和宫颈癌等。这是因为,HIV可以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从而削弱宿主控制和消除致癌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御能力及其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能力,因而更容易造成致癌病毒失控,也更容易引发癌症[3]。
此外,细菌能够引起慢性感染,还有些微生物可能改变组织微环境,这些变化都在细胞恶性增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均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预防感染相关癌症,需要记住这几点!
1 预防接种
该方法适用于预防HBV和HPV感染[1],可以有效预防肝癌和宫颈癌的发生。
2 避免高危性行为
HBV、KSHV、HIV-1、HPV、HTLV-1等病原体都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1]。使用安全套和做到洁身自好,可以确保性行为更安全,有助于预防这类感染可能导致的癌症。
3 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①家庭内部推行分餐制、公筷制,Hp感染者应使用专门餐具,避免共用餐具或接吻;②餐具注意消毒;③注意手卫生;④餐前便后及时洗手;⑤保持口腔卫生。上述措施有助于预防Hp感染,从而预防相关癌症。
4 抗感染治疗
该方法适用于控制HBV、HCV、HPV、EBV、KSHV、HTLV-1 以及Hp的感染[1],有助于预防上述病原体感染可能引发的癌症。
参考文献
[1] Oh JK, Weiderpass E. Infection and cancer: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burden of diseases[J]. Ann Glob Health, 2014, 80(5): 384-392.
[2] Mazza JJ.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ancer[J]. WMJ, 2010, 109(2): 66-69.
[3] Schiller JT, Lowy DR. An introduction to virus infections and human cancer[J]. 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 2021, 217: 1-11.
来源: 口齿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