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对于血透患者来说是一段难熬的时期。由于身体机能的特殊性,血透患者在夏季面临着脱水和感染的双重风险。为了帮助患者安全度夏,以下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生存指南,涵盖了防脱水和控感染的多个关键方面。
一、防脱水:精准控水 + 科学应对高温
(一)饮水量严格量化
在夏季,血透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具体而言,每日液体摄入量应等于 500 毫升加上前一日的尿量。为了确保精确控制,建议使用带有刻度的水杯,并将饮水量合理分配到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例如每 2 小时不超过 100 毫升。避免用汤、果汁等代替白水,因为这些饮品可能含有较高的钠、钾等电解质,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如果感到口渴,可以采用含服冰块或咀嚼无糖口香糖的方法来缓解。例如,将少量冰块含在口中,让其慢慢融化,以湿润口腔,减轻口渴感;或者选择无糖口香糖,通过咀嚼刺激唾液分泌,从而缓解口渴。
(二)监测体重与脱水信号
每日晨起空腹称体重是监测脱水情况的重要手段。如果在 24 小时内体重下降超过 1 千克,这可能提示患者出现了脱水现象。此外,患者还需要留意一些脱水的信号,如头晕、乏力、尿量骤减、口舌干燥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切勿强行忍耐。因为脱水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和透析效果。
(三)避开高温时段外出
夏季的高温时段通常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血透患者应尽量减少在此时段的户外活动。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戴上遮阳帽和墨镜,以减少阳光直射和热量吸收。同时,随身携带温水,每次饮用不超过 50 毫升,这样可以在不违反液体摄入限制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水分,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血容量不足。例如,患者可以将水装在便携式水杯中,以便随时饮用。
二、控感染:从饮食到通路的全流程防护
(一)饮食卫生 “三拒绝”
血透患者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遵循 “三拒绝” 原则。首先,拒绝生食,如刺身、凉拌菜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含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容易引发感染。其次,拒绝隔夜饭菜,尽量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如果需要保存,冷藏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并且在食用前要彻底加热,以杀灭可能滋生的细菌。再者,拒绝街边摊贩食品,这些食品的卫生状况难以保证,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对于水果,患者应先将其浸泡消毒,然后去皮食用,以避免摄入可能附着在水果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同时,要注意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西瓜)过量食用,因为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二)皮肤与通路护理
夏季出汗较多,血透患者应及时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特别是对于透析导管周围的皮肤,每日要用碘伏进行消毒换药,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对于动静脉内瘘侧肢体,患者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可以穿着长袖长裤进行防护。如果发现内瘘部位出现红肿、渗液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以免感染进一步加重,影响透析通路的正常使用。
(三)透析前后强化消毒
在进入透析室之前,血透患者应使用免洗洗手液对双手进行全面消毒,避免在接触公共物品后直接触碰面部,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透析结束后,穿刺点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对穿刺点按压至少 20 分钟,确保止血充分。并且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避免让穿刺点沾水,防止细菌入侵,引发局部感染。
夏季腹泻和中暑是常见的问题,对于血透患者来说,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发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果血透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内瘘震颤减弱等症状,必须第一时间联系医护人员,切勿自行用药。因为自行用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可能与透析治疗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总之,血透患者在夏季要高度重视防脱水和控感染这两个关键方面,严格遵循上述指南中的各项建议,科学管理日常生活的细节,才能安全度过高温季节,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