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是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我在透析的10年时间里,见证了身边病友们的种种经历,也深刻体会到,透析不仅仅是每周几次的治疗过程,日常的自我管理同样关键。科学管理日常细节,从根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关键所在。以下是我在透析生活中总结出的一些实用经验,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透析患者。
一、精准控水:从“口渴”到“可控”
透析期间,控制饮水量是每日的必修课。肾功能受损后,身体排水能力下降,过量饮水会导致水肿、高血压,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衰。我每天会根据前一日的尿量来调整当天的饮水量,大致按照500ml加上尿量来控制总液体摄入。我会使用带有刻度的水杯,将一天的饮水量均匀分配在三餐以及两餐之间的时间段里,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水分。
当感到口渴时,我会用冰块含化或者嚼无糖口香糖来缓解。冰块在口腔中融化的过程比较缓慢,能够有效减轻口渴的感觉,而无糖口香糖通过刺激唾液分泌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我会避免食用含水量高的水果,比如西瓜、橙子等,以及各种汤粥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的水分含量也很高,容易导致摄入过多的液体。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努力将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5%以内,从而降低心衰等并发症的风险。
二、饮食“加减法”稳指标
饮食管理是透析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严格遵循“减”掉有害食物,“加”入有益营养的饮食原则。
在“减”的方面,我会少吃咸菜、腊肉等高钠食物,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g以下,以避免因高钠引起的高血压和水肿。同时,我会远离香蕉、菠菜等高钾食材。不过,如果特别想吃菠菜等蔬菜,我会先将其焯水,以降低其中的钾含量。此外,奶茶、可乐等高磷饮料也在我的饮食禁忌列表中,因为高磷血症可能会引发血管钙化等严重并发症。
在“加”的方面,我会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保证每日摄入量在0.8 - 1.0g/(kg・天)之间。优质蛋白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同时减少废物的产生,减轻肾脏的负担。并且,我会每餐随餐服用磷结合剂,这样可以帮助减少磷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防止高磷血症的发生,保护血管和骨骼健康。
三、重视血管通路维护
对于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的效果和生命安全。我会格外重视血管通路的维护。
日常生活中,我会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不提重物,防止对内瘘造成损伤。同时,保持内瘘部位的清洁干燥,每次透析前我会用肥皂水仔细清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每天,我会按时检查内瘘的震颤情况,通常是在早晨起床后、中午休息时和晚上睡觉前各检查一次。如果发现震颤减弱或消失,我会立即就医,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血栓等问题。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的力度也会适中把握,既保证止血,又避免因过度压迫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
四、规律治疗与监测
规律治疗是透析患者的基本准则。我会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透析,从不随意减少透析次数或缩短透析时间。每次透析后,我都会测量血压、体重,并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为医生提供参考,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我每月都会按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密切关注自己的贫血、高钾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我会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身体的各项指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五、适度运动与心理调节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进行3 - 4次,每次大约30分钟。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还能改善心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我会积极主动地与医护人员、肾友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我们还会定期组织一些肾友交流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解心理压力。此外,我培养了阅读、园艺等兴趣爱好,这些爱好让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对身体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透析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我始终坚信,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我们完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年来,我身边的不少肾友也都通过坚持这些方法,过上了相对健康、稳定的生活。希望每一位透析患者都能重视日常细节管理,积极面对生活,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