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新型机器人正逐渐成为推动变电站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变电站运维中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多足机器人:复杂环境巡检先锋

特高压变电(换流)站环境复杂,传统巡检方式面临诸多挑战。云深处科技研发的山猫M20轮足机器人,融合轮式与足式机器人优势,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它具备IP66防护等级与宽温域运行能力(-20℃~55℃),能在设备带电状态下深入故障核心区域。通过搭载双光云台等设备,可完成压力读取、局部放电检测等多项任务,降低人工介入风险。在特高压变电(换流)站内的“迷宫式”结构区域,如电缆沟、格栅地面等,山猫M20凭借“前肘后膝式”与“全肘式”双构型切换,可灵活穿越、攀爬,实现传统巡检设备难以到达区域的全覆盖。此外,超高压公司应用的新型多足(六足)巡检“机器狗”,拥有三点稳定支撑,越障能力更强,能适应碎石、泥泞等复杂地形,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也可正常作业。其搭载的多感知传感器,能融合激光视觉实时感知环境,对设备进行抵近观测与状态分析,有效补足巡视低位视角,与无人机、高清视频组成智能巡视系统,大幅提高巡检质效。

人形机器人:操作与巡检的多面手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人形机器人,成功攻克复杂环境下的移动与操作难题,在电力行业完成操作和巡检任务。它融合太赫兹成像、紫外光子计数及激光雷达技术,可远距离识别局部放电信号,构建设备缺陷图谱。其机械臂能完成精细动作,独立执行配电室分合闸等任务,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打造的“大壮”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力大灵活,可负重40-60公斤直膝行走,适用于电力巡检—运维场景,能代替人开展值守、巡检等危险作业。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机巡管理中心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可模拟人类行走、上下楼梯,完成抓取、操作开关等动作,还能使用电力安全工具进行验电、接地等操作,未来在AI加持下将更智能。广东电网公司广州黄埔供电局的“哪吒”智能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感知系统,集成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在强电场中稳定作业,引入先进多模态模型,响应速度快,其灵巧手能持专业设备,实现人机协同效率大幅提升,破解高压设备带电检修等行业难题。

智能简易式机器人:室内巡检新选择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投入使用的智能简易式机器人,适用于变电站主控室及高压室内等场景。它采用四轮两驱差速底盘,基于激光雷达实现精确定位、自主导航与避障绕障,能灵活应对各种地面环境。与传统摄像头监控相比,它视野更广、检测点位更多,配备的高清相机模组可实现屏柜图像采集全覆盖,具备自主建图、开关柜门等功能,红外测温快巡功能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与效率,并可无缝对接现有智能巡视系统。

智能高喷消防机器人:变电站消防安全卫士

国网泰州供电公司引入的FG100型智能高喷消防机器人,基于多传感器感知融合技术,可实现环境监测、火焰识别与精准定位。它采用自主导航,能快速抵达着火点,喷射多种灭火介质灭火。履带式底盘和自动调平机构使其适应复杂地形,6个自由度机械臂可全方位精准压制高空火情。作业人员通过终端遥控器或后台监控系统,即可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灭火任务,大大提高变电站灭火效率,降低人员风险,提升消防系统智能化水平。

新型机器人在变电站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运维模式,为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这些机器人将在变电站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构建更加智能、可靠的电力系统。

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新华网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