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健康指标是衡量自身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而其中最常见的指标是血压。但是,我们日常测量血压的方法是否真的科学可靠呢?请收好这份测“压”指南。
**血压****是什么?**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循环的动脉血压。血压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租关,掌握正确的测压方法,知晓自己的血压,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基础。
**高血压是如何分类的?**根据舒张压/收缩压数值大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将高血压分为以下三类: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 mmHg;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I00-109 mmHg;3级高血压(重度):≥180/ll0mmHg。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慢性肾病、稳定性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宜个体化,一般可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则需降至150 mmHg以下。
**常用血压测量设备****有哪些?**常用的血压测量设备有水银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和腕式血压计,但从操作难度及日常使用普遍性来讲,更推荐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
**如何正确使用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环境选择:**安静且温度适宜的 餐桌或书桌旁最佳。**测量时间:**推荐晨起空腹,未服药前以及晚餐后或睡前。**患者准备:平静休息5-10分钟,采取坐姿,身体自然坐直,轻靠椅背,不能向前倾或者向后仰,最好是有靠背的椅子,双脚平放在地面,不能踮脚或者二郎腿。充分暴露测量的上臂,可以穿稍紧的贴身衣物。测量血压时上臂放松,不能用力,不要讲话。测量前30分钟避免喝咖啡、饮浓茶、喝酒、吸烟,运动也是不可以的,可以去一趟卫生间,排空膀胱。测量方法:**测量时将手放在桌子上,掌心向上,使血压计、手肘、心脏近似在同一平面。将测量手臂伸入袖带,血压计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方1-2横指,血压计气管正对肘窝中间,保持合适松紧度,以能塞进1-2根手指为宜,手肘自然弯曲成钝角。每次测量2次,间隔大于1分钟,取平均值,如两次血压相差大,超过10mmHg,测量第三次血压,取平均值。五是观看测量结果:按照新血压标准,人体健康血压正常值为收缩压≥90mmHg且<140mmHg,舒张压≥60 mmHg且<90mmHg。当收缩压达到120-139mmHg或舒张压达到80-89mmHg时,称血压正常高值,此时应当向医生咨询;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若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若患者具有高血压病史,且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测量****常见问题:
**测量血压时要以哪侧手臂为准?**人体上肢血压是不完全一致的,大部分人的右上肢血压要高于左侧,有时可能会有10mmHg的差别。所以我们在初次测量血压时,要分别测量左右两侧手臂的血压,并以血压较高侧手臂为准。
**血压测量结果忽高忽低怎么办?**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当测量血压偏高,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测量时室温较低、环境嘈杂、被测人情绪紧张、测量值为饭后血压、被测人测量前有吸烟、饮酒或咖啡的行为、被测人为膀胱充盈状态、测量中气囊低于心脏水平、袖带捆绑过松。若测量血压偏低,可能是因为测量时室温较高、测量中气囊高于心脏水平、袖带捆绑过紧。
**每天测量几次血压最好?**初次诊断高血压或者有服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推荐每天不同时段测量血压2次,连续1周,做好复诊前记录;对于血压稳定的患者推荐1周内间隔选择1-2天测量血压,做到定期监测即可。
**测量血压时只测量一次可以吗?**不可以。按照规范的测量流程,每次测量血压时应连续测2次,间隔1-2分钟,以2次的平均值为准;如果2次结果差异>10mmHg,则应该测量第3次,然后取3次的血压平均值作为本次血压测量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测量前,要先安静休息5分钟,并采用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防止2次测量的结果差异过大,影响被测人的健康判断。
总之,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保持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学会正确科学测量血压,让血压回归“安全线”,为生命“减负”。
来源: 健康教育科 刘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