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每个人的皮肤上,或多或少都散布着一些或大或小、颜色深浅不一的“小标记”色素痣。这些常见的皮肤现象,医学上称为“黑素细胞痣”,是由皮肤中的黑素细胞局部聚集形成的良性肿瘤。虽然大多数人对此习以为常,但色素痣背后隐藏的医学知识却值得深入了解。正确认识这些皮肤上的“小标记”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色素痣的形成与演变,皮肤上的自然“纹身”。

1、色素痣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始于胚胎发育阶段。黑素细胞由神经嵴迁移至表皮和真皮,在某些部位过度聚集形成痣细胞巢,从而产生肉眼可见的色素痣。这一过程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2、从出生到老年,色素痣的数量和形态会经历动态变化。新生儿期较少见,青春期前后数量明显增加,20-30岁达到高峰,此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二、色素痣的形成机制涉及多种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聚集现象明显,父母痣多者,子女往往也较多。

2、紫外线暴露:尤其是间歇性强烈日晒会刺激黑素细胞增殖。

3、激素变化:青春期、妊娠期激素水平波动可导致新痣形成或原有痣增大变深。

4、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痣的数量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色素痣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经历从交界痣到复合痣再到皮内痣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通常是良性的。然而,当某些关键基因发生突变时,可能导致痣细胞异常增殖,甚至发展为恶性黑色素瘤。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皮肤上的这些“小标记”。

来源: 郭林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