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国务院批准南极考察委员会购买了芬兰RHEA抗冰运输船,并命名为“极地”号。1986年,经过改造的“极地”号成为了一搜多功能多用途综合性并适宜于高纬度高严寒海域航行的科学考察船。同年10月,“极地”号首次赴南极并进行全球考察,这次南极考察也是中国首次环球考察。

香槟酒瓶柄就是这艘“极地”号下水时行“掷瓶礼”后留下的酒瓶柄。

掷瓶礼是一种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古希腊的传统仪式,船舶正式下水前,要由一位重要人士将一瓶香槟掷在船首击碎,若香槟一次性成功击碎,那么新船未来的航程将一帆风顺。虽然这种习俗源自于西方,但随着东西方海洋文化的交流,我国船舶命名或下水典礼也引入了此项礼俗用以祈愿。

“极地”号曾六赴南极,圆满完成了我国南极站扩建、中山站建设、考察站补给物资运输等重大工作,为我国南极考察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功绩。它经历了载入南极史百年一遇的特大冰崩,船体受损被困冰海,生死攸关之际全船科考队员毫不退缩,用信念和行动化险为夷。

香槟酒瓶柄作为参与掷瓶礼祈愿“极地”号航程顺利的见证者,也感受到了那股不畏艰险、于拼搏的“南极精神”。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就在今年6月,作为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的新“极地”号破冰船正式命名建成交付。新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将延续上一代“极地”号功勋船舶的精神,继续踏上极地科考的征程。

作为一个“过来瓶柄”,香槟酒瓶柄也将继续祈愿新一代“极地”号在极地科考新征程中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来源: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