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脑是人类科学最宏大、最复杂的挑战之一。它涉及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目标是理解这个约1.4公斤重的器官如何产生意识、思想、情感、记忆和行为。

人脑由约860亿个神经元构成,它们是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形成极其复杂的网络(估计有100万亿个突触)。

大脑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脑干等),各区域有相对专司的功能(如运动控制、感觉处理、语言、视觉、情绪调节、基本生命维持等)。但功能是高度网络化的,一个任务往往需要多个脑区协同工作。除了神经元,还有数量更多的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它们为神经元提供支持、营养、绝缘(髓鞘)和免疫防御,其作用比以往认知的更为重要和活跃。神经元通过电脉冲(动作电位)和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信息。这是所有脑功能的基础。

大脑如何接收来自感官(眼、耳、鼻、舌、皮肤)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我们感知到的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大脑如何计划、协调和执行复杂的动作。这是人脑最神奇的能力之一。涉及短期记忆、长期记忆(陈述性记忆如事实事件,程序性记忆如技能)、工作记忆等。目前认为,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尤其是长时程增强作用。大脑如何处理和理解语言符号(听、说、读、写),涉及布洛卡区、韦尼克区等特定脑区及其网络。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涉及边缘系统(如杏仁核、海马体、下丘脑)与额叶皮层的互动。

额叶皮层,特别是前额叶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规划、推理、问题解决、冲动控制、注意力分配等。这是最大的未解之谜。主观体验(感质)是如何从大脑的物理活动中产生的?意识的神经相关物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答案,是哲学和科学交汇的前沿。

人脑是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结构之一,其连接性和动态性远超当前技术能完全解析的程度。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独特的,受基因、发育、经历(神经可塑性)影响巨大。大脑并非孤立运作,它与身体其他部分(激素、内脏感觉)和外部环境持续互动。

更深入地理解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风等脑疾病的机制,开发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借鉴人脑的工作原理,开发更强大、更高效、更具通用性和适应性的AI系统。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或沟通能力,甚至可能扩展人类的能力。探究人脑就是探究我们“自我”的本质、意识的起源以及人类独特性的基础。

总结,探究人脑是一场多学科协作的伟大征程。我们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特别是在绘制脑图谱、理解特定脑区功能、揭示学习和记忆的细胞机制、开发脑成像技术等方面。然而,面对意识、复杂认知、信息编码等深层次问题,以及大脑的极端复杂性,我们仍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未来的突破需要技术革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更强大的计算模拟)、理论创新以及跨领域的深度合作。理解人脑不仅关乎科学进步,更关乎人类对自身本质的理解和未来发展空间。

来源: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