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热射病?为什么它如此致命?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最高阶段,当人体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时,体温调节中枢失控,核心温度飙升至40℃以上,伴随皮肤干热无汗、意识障碍(如昏迷、抽搐)及多器官衰竭。其致死率高达20%-80%,被称为“高温杀手”。劳力型热射病多发生于建筑工人、运动员等青壮年群体;经典型则常见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体温调节能力弱者。35岁以下青壮年占劳力型热射病死亡病例的62%,切勿因年轻而轻视!

二、识别危险信号:这些症状意味着生命危机

热射病进展迅猛,需警惕以下阶段表现:

1. 早期预警:大量出汗、心跳>130次/分、头晕乏力;

2. 进展期危象:停止出汗、皮肤灼热干燥、头痛欲裂(核心体温>40℃);

3. 终末期衰竭:昏迷、抽搐、喷射性呕吐、横纹肌溶解。

三、“白金10分钟”急救行动:教你现场救命技巧

发现疑似患者,牢记 “快、冷、呼”三字诀:

1. 快转移:10分钟内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衣物;

2. 强降温:

优先冷水浸泡:用4℃-10℃冷水浸泡全身(如无法浸泡,则冰敷颈部、腋下、腹股沟大动脉);

禁用酒精擦浴:酒精刺激可能引发寒战,反而加重产热;

3. 保安全:侧卧防误吸,抽搐时垫牙垫防舌咬伤;

4. 急送医:拨打120时明确说明“疑似热射病”,要求医院准备血液净化设备。

四、预防胜于救治:护士的防暑四道防线

防线1:环境避暑

• 避开高温时段:10:00-16:00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遵循“干2小时休15分钟”原则;

• 改善工作条件:密闭空间需强制通风,建议雇主配备移动式空调扇。

防线2:科学补水

• 饮水公式:每小时饮用500ml含盐凉白开(盐浓度0.1%-0.3%);

• 禁忌饮品:避免酒精饮料(如藿香正气水)、高糖饮料(加重脱水)。

防线3:个人防护

• 穿戴三要素:宽檐遮阳帽 透气浅色衣 UV400太阳镜;

• 降温神器:随身携带冰颈圈、降温喷雾,颈部冷敷可降低脑温1-2℃。

防线4:高危人群监护

• 独居老人:社区护士每日电话巡查,空调温度建议设定26℃;

•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者夏季避免利尿剂类药物。

五、康复期护理:降低后遗症的三大关键

1. 体温监测:出院后每日早晚测体温,警惕“反跳热”;

2. 器官功能维护:

肾功能:记录24小时尿量,尿色加深立即就医;

神经系统:康复期进行认知训练(如数字记忆游戏);

3. 心理支持:40%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需专业心理干预。

六、总结:

热射病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全民认知提升与高效应急响应。呼吁大家:“高温红色预警时,请像防疫一样防暑!一瓶盐水、一次正确降温,就能改写生死的结局。”

来源: 山西白求恩医院 重症医学科 郭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