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于5月26日走进华侨大学附属小学,成功举办“打印未来:水凝胶与3D打印的智造之旅”系列活动第一站——“打印未来:3D打印的生命大厦”校园科普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前沿智能制造与生物材料交叉技术,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水凝胶材料与3D打印技术融合的无限可能,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
傅超萍老师作科普报告
活动现场,来自华侨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所的傅超萍老师就“物质结构与组织工程”为主题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普报告。华侨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所的朱俊杰以生动的语言与形象的案例,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技术分为哪几种,以及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重要应用。特别是在与水凝胶的智能智造结合方面,朱老师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制造手段精准构建生物组织结构,帮助学生建立了“材料—结构—功能”的科学认知体系。
朱俊杰老师作科普报告
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活动设置了多个动手实践环节,包括“熔融挤出式3D打印演示”、“打印我的小创意”以及“3D打印智能水凝胶展览”等互动模块。在老师和研究生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使用3D打印笔构建模型,近距离观察材料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奇妙化学”,并尝试将科学创想变为现实作品。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科学概念的感知,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作品展示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对3D打印技术和水凝胶有了初步的了解,还通过亲身操作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科普活动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和重要补充。
学生合影
学生观摩FDM
“打印未来:水凝胶与3D打印的智造之旅”不仅是一场科学知识的普及之旅,更是一段激发创造力与探索精神的成长之路。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将持续推进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拓展青少年的科学视野,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来源: CSBM生物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