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云南省高校大学生“青春百团助百村”服务乡村振兴实践项目。8月8日至12日,共青团德宏职业学院委员会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建了名为“星火传递”的边境小康村调查研究实践团队对德宏州部分边境小康村开展了调查实践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红英、教师杨立丽以及辅导员罗俊峰三位老师带队,5名来自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财经旅游学院的学生参加了调查实践活动。
调研团队分别对德宏州陇川县龙安村,瑞丽市姐勒村、弄片村、芒棒村开展了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的调查,团队成员还就边境小康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群众收入、边境安全、疫情防控、教育卫生、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情况与村干部、村民进行座谈,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在瑞丽市姐勒村棒蚌村民小组,团队师生还面向10余名村民开展了一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的关于“生活中的辐射知识”的科普宣讲,宣讲引起村民极大兴趣,村民们纷纷要求师生们以后多来开展类似的宣讲活动。
调研团队将根据调查实践获得的资料,结合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德宏州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以来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查研究报告,为建设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安全美丽的边境小康村建设提供可操作性意见及建议。
德宏职业学院“‘星火传递’德宏州边境小康村调查研究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填写问卷,深入了解德宏州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成果、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边境乡村振兴。在调查实践中,团队成员们还成为了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实践者,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员,科普知识的宣讲者,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 德宏职业学院民族健康教育与生物多样性展教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