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990年代是风能的十年,2000年代是太阳能的十年,2010年代是电池的十年,那么在2020年代我们将迎来能源转型的下一个前沿:氢能。”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总结全球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当前技术条件下最为清洁的终极能源,氢能被视为理想的未来能源,对促进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创始团队源自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团队成员师从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委会委员方涛教授,共同进行氢能科研工作近10年。该团队是首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LOHC 技术(Liquid Organic Hydrogen Carriers,液态有机物储氢)研究的团队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启动氮杂环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工业侧线实证试验的团队。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就是用液态的有机物作为载体来储存氢气,使用时再释放出氢气,而氢能储运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氢易能源聚焦有机液态储氢技术(LOHC)的创新与商业推进,搭建起涵盖高密度有机氢载体开发、高活性加脱氢催化剂研制、高效储放氢工艺设计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板块的全链条平台,积累近百项关键专利。一期工厂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基于千吨/年的有机液态储氢材料及配套催化剂生产能力,可满足多类型客户在氢气储—运—供环节的需求,为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广泛商用提供强力支撑。
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氢气储运新方案提供从氢源端到用氢端的全过程服务。
◆ **上游:**绿氢、灰氢、蓝氢直接存储,不挑剔;
◆ **中游:**常温常压液态有机氢载体可借助常规公路、铁路、海路基础设施灵活运输,效率高;
◆ **下游:**在用氢端快速释放氢气供给交通、电力、工业、建筑等行业,用途广。
氢易能源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氢气储运新方案
氢易能源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氢气储运新方案
核心技术:有机液态储氢技术
氢易能源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将氢气与有机液态储氢载体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反应装置进行加氢,生成富氢有机载体。富氢载体结构稳定,不易燃、不易爆,适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氢的大规模、远距离、低成本、高安全性存储和运输。在用氢端,富氢载体借助脱氢催化剂通过脱氢反应装置进行脱氢,释放出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标准的高纯度氢气,同时脱氢后生成的贫氢载体又可以运回氢源地循环加氢使用,从而构成了新型氢气供应体系。
氢易能源核心技术
新型有机液态储氢载体
新型有机液态储氢载体以氮杂环芳香烃为主要成分,借助其分子中的碳碳不饱和键实现氢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储存与运输,具有储氢密度高、使用成本低、环境友好、储运安全便捷的优点。由于其非危化品的有机液态储氢载体配方,还在储运环节解决了氢气作为危化品储运的安全和复杂管理问题。
贫氢载体/富氢载体
加/脱氢催化剂
氢易能源团队自主研发的脱氢催化剂是目前研究报道中具有最高脱氢效率和最低贵金属用量的催化剂,实际脱氢率可达99%以上,脱氢纯度可达99.99%以上。研发的加氢催化剂首次实现了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99.5%的加氢效率。
加氢催化剂/脱氢催化剂
解决三大核心问题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型集中式风电光伏消纳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氢易能源有机液态储氢技术与风光-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协同应用,可同时实现多个核心目标,创造全方位的商业价值。
01氢气储备新模式大规模长周期低成本氢“储备”
氢易能源自主研发的有机氢载体,在常温常压下始终保持液体状态。赋予了氢气类似汽柴油的大规模、长周期能源储备特性。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即便氢源端产能连续多日受限,所储备的有机氢载体仍能确保交通,工业,电力等领域的稳定供氢。
新型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经济性优势显著,其能源储备成本仅为高压球罐的10%-20%、电化学储能的1%左右。
02****氢气调峰新方案
“削峰填谷”确保24h稳定供氢,耦合下游连续式化工生产装置
针对绿氢工厂氢气波动平抑需求进行定制化工艺设计,制定配套运行策略,通过动态调整工艺参数,将绿氢工厂的波动性氢源转变为稳定、持续且流量均衡的氢气供应流。同时可借助合成氨等下游工厂生产时释放的大量高品位余热,将LOHC装置和绿色化工厂的氢热耦合,使氢气操作成本降低60%以上,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稳定性。
03氢气运输新路径开拓氢气远距离运输调配新路径
氢易能源生产的有机氢载体,已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非危险化学品认证,化学性质稳定,没有易燃易爆风险。凭借这一优势,有机氢载体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化学品和油品运输罐车、油轮或管道等万亿级基础设施,实现远距离高效输送。
来源: 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